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次全民自我教育的契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1日13:58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陈海翔 报道

  世博会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才能真正体现世博的最大价值,而这个答案就是教育。

  世博会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说,“一届成功的世博会,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特别是会影响无数青少年对未来职业、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选择。只有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才会影响到几十年的社会变迁,而这才是上海世博会的真正意义所在。 ”

  “世博会不是一个旅游项目,追求的不是热热闹闹的场面,普通观众的兴趣点以及对世博理念的正确理解,将直接关系到世博会长远价值的实现。 ”

  办博 改变生活方式

  为了上海世博会,在经过举国上下大讨论后,丹麦国宝小美人鱼终于飘扬过海来到上海世博园,而大家的这一努力也立即得到了热烈的回报,世博会开幕仅仅五周,丹麦馆的参观游客数就突破100万人次!

  “多年来,‘小美人鱼’雕像一直是安徒生美丽童话的化身,是丹麦民族和文化的象征。 ‘小美人鱼’雕像来到中国,开创了文化交流的一种新形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丹麦馆总代表白慕申这样表述。的确,很多游客都是冲着小美人鱼而去丹麦馆,但他们从丹麦馆得到的,却远不止看到小美人鱼那么简单。

  在丹麦馆内,有一条盘旋而上的自行车道,免费使用的时尚自行车装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一位年轻的母亲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进了世博园,却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骑了一天的自行车!低碳出行的理念,就这样悄然渗透人们的心灵,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

  184天内,去过丹麦馆的游客不计其数,相信他们中有很多人在欣赏了小美人鱼之后,也理解了丹麦馆所宣传的这种低碳生活方式,如果十个参观者中有一个能接受这样的观念,那这个数字就已经不得了了。

  正如季路德所说,世博会不是一个旅游项目,追求的不是热热闹闹的场面,普通观众的兴趣点,以及对世博理念的正确理解,将直接关系到世博会长远价值的实现。在“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中,理解是第一位的,“教育,才是世博会的核心价值。 ”

  “世博会的核心价值或举办宗旨,要从所有世博会的共性中来寻找,而这个共性应该是教育。 ”

  教育 世博会核心价值

  在世博会举办过程中,季路德被问到过这样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由记者提出的,“历届世博会都会留下一些新奇的东西,如录音机、电视机等,但上海世博会似乎没有什么让大部分人耳目一新的科技成果,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届世博会的历史地位? ”而另一个问题则是一名审计人员提出的,“世博会筹办过程中,由于展示策划不断被推翻,有些资金投入没有形成任何可用方案,这是否意味着浪费? ”

  “其实,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的背后,是一个相同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办世博会? ”回忆起自己当初被问的这两个问题,季路德说,“世博会究竟有什么意义?有人从经济方面解释,强调世博会有成千上万亿的产出,能够拉动GDP多少个百分点,但这些谈不上是世博会的核心价值。还有专家说,世博会的核心价值是‘和谐、欢聚’或是‘创新’,虽有道理,但一个基本事实是,每届世博会传递的理念并不相同,如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性’,并没有讲创新,甚至隐含着这样的意思:如果缺乏人性,越是科技创新,人类的灾难就越大。 ”

  季路德认为,世博会的核心价值或举办宗旨,要从所有世博会的共性中来寻找,而这个共性应该是教育。正如国际展览公约第一章第一条的第一句话:“展览会是一种展示,无论名称如何,其宗旨均在于教育大众。 ”

  “究竟什么因素才能改变我们的未来?我认为是大众的价值观。历史上的各届世博会,往往围绕着当时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提出多彩的答案,对无数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产生着重要影响,这是世博会15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季路德表示,长盛不衰的背后,是因为世博会能够集中给人们带来新的知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一届成功的世博会,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特别是影响无数青少年对未来职业、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选择。也只有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才会影响到几十年的社会变迁,而这才是上海世博会的真正意义所在。 ”

  “从开始到结束,观博游客素质的提升绝对是一种质的飞跃,更让我们开心的是,这种质的飞跃,也必将在园区外带动更多的国民,让整个社会文明程度通过世博会得到一次巨大提升。 ”

  素质 184天变化巨大

  世博舞台就像是一个文明课堂。当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黄浦江畔的时候,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可以说,世博会既是一次文明程度的考量,也是一个礼仪素养提升的课堂。

  在世博园内,有着这样一支文明测评巡访团,在世博会开始之后的一个月,他们便进入园区,亲眼目睹从那时到今天,世博园内的点滴文明变化。

  文明测评巡访团团长任德呈说:“在世博会举行之初,园区内时常能够看到‘飞人’的身影,为了能早点看馆,很多游客在场馆排队区域直接翻越栏杆进去。 ”

  团员姜乃珊说:“在沙特馆这样一些热门场馆排队等候的队伍中,游客手中的食品包装垃圾、残渣等无处丢弃。游客那么多,前面的游客一旦随手扔垃圾,后面的游客就只能在垃圾堆里排队……”类似的不文明现象还有很多,甚至还有带着小孩的家长让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小便,周围游客常会被惊得瞠目结舌。

  但随着世博会会期一天天过去,这些不文明的情况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进。 “跨栏运动员”几乎已经找不着了,排队区域也不再是垃圾满地,游客们都能自觉地将垃圾扔进周围的垃圾袋中。

  在最近一次巡访中,陈雅华惊喜地发现,如今很多游客不仅能做到自我约束,还能相互提醒,注意行为文明。

  “你要扔垃圾?我这儿有袋子,你把垃圾放我这里吧。 ”

  “真好,谢谢你。 ”

  “我现在真的有这样一种感觉,园区像个大学校,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对前来观博的游客都起到教育作用。 ”任德呈说:“回顾这6个月的巡访,我们每一个巡访团成员都感慨万千,从开始到结束,观博游客素质的提升绝对是一种质的飞跃,更让我们开心的是,这种质的飞跃,也必将影响园区外更多的人,这会让整个社会文明程度通过这届世博会得到一次巨大的提升。 ”

  由此可见,环境可以影响人,氛围可以感染人,塑造文明的氛围才是治根之法。

  “插队、攀爬、吵架、哄抢礼品、随便扔垃圾……当然,随着管理人性化措施的进一步到位,这样的现象正在减少。已经有国民在网络、媒体上进行反思,争论中,人们得出一个共识——‘从我做起’。 ”

  文明 是一面大镜子

  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举行之前,一位日本教师在课堂上对着所有学生们说:“同学们,世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会来很多外国的朋友,所以,从今天起,大家不可以再随地小便了。 ”

  在上海世博会刚开幕的那段时间,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让国人汗颜的、唐突的、有违基本公德的镜头。插队、攀爬、吵架、哄抢礼品、随便扔垃圾……当然,随着管理人性化措施的进一步到位,这样的现象正在减少。但这不是最关键的部分,关键点在于,当这些现象出现后,有人在网络、媒体上第一时间进行反思。争论中,人们得出一个共识——“从我做起”。

  而这就是一种自发的、初步的国民教育,世博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此。上海世博会就如同一面大镜子,让游客们时刻能够通过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不文明。世博设施保障与环卫专职部党委书记胡建芳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游客自身的行为有时候就是一面镜子。试想,在你身边,如果只有30%的游客不乱扔垃圾,你手中的垃圾可能会随时落地;如果当这个数字上升到70%,再乱扔垃圾时,你可能会停下想一想;如果这个数字上升到90%,我相信你就算乱扔了垃圾,也会在别人的目光中脸红,然后再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 ”

  而这,就是世博会带来的全民自我教育契机。

  上海世博会显然已经起到了这个作用,从最初20万游客时乱哄哄的场面,到最高峰时100多万游客的井然有序,这其中绝对少不了游客自我素质提升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曾有无数人从历届世博会获益,甚至重塑人生观、世界观。现在,轮到中国了。我们通过世博会看到了世界,也反思了自己,由此开始新一轮的国民教育、现代意识启蒙与对国民素质的反思。这一切,恰恰是上海世博会又一个重要的意义。

  “现在在上海,乱穿马路的少了,乱扔垃圾的少了,这就是世博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

  财富 将素质提升带出园区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去过世博会很多次,每次都会看到各种排队的场景。他认为,“排队”这种方式可能能说明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不排队到排队、从不会排队到会排队,这本身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大量的青少年也参与到其中,耳濡目染,他们会对排队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由园区内到园区外,排队习惯成风气之日,便是国民素质全面提高之时。 ”上海世博局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就是这样畅想的,而这无疑也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期盼和愿望。

  当世博会结束时,全上海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世博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而养成良好的排队习惯,就是一个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素质提升。

  世博会带给我们的这方面的素质提升远不止排队这一件。“现在在上海,乱穿马路的少了,乱扔垃圾的少了,这就是世博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对于世博精神如何在城市未来生活中更好地传承,巡访团团长任德呈用这样一个事实回应记者。

  世博结束后,客人都走了,文明行为能否延续下去?

  在记者采访时,市文明办主任马春雷坦言,市民文明习惯是世博会留下的宝贵财富,有关部门正在总结世博期间文明创建的好经验,今后会把一些好的经验作为常态、长效机制,由此推动城市文明不断提高,绝不浪费这些宝贵财富。

  “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每天温习,其中‘设施完善、管理加强、行为引导’三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几个方面齐头并进,城市文明就会不断提升。而世博会本身就有许多好的经验可以延续到世博后。比如志愿者机制,他们一方面在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一方面又在教育着自身。从知道到做到,这中间有一个过程。自己做过一次路口志愿者,以后过马路时就会格外注意交通规则。

  世博会志愿者热情、友善、无微不至、周到的服务,也给所有人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马春雷表示,世博后还会大量开发志愿者岗位和项目,让市民在实践中得到熏陶。

  无论是亲身参与世博的管理者,还是看着市民因世博会慢慢文明起来的观察者,他们都深信不疑,世博会集中提升了国民素质,一定会成为让上海人思考如何优雅起来的契机。世博精神不会随着世博会的结束而消散,它将在这个城市中不断传承下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