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设中原经济区之启示录 成渝户改让更多农民变市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2日03:53  东方今报

  “杀猪哥”的故事彰显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艰难历程和坚定意愿,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必然意味着城镇化的推进。远在千里之外的成渝经济区,正徐徐拉开农民向市民转型的大幕。

  城乡一体化进程之痛,在成渝经济区同样存在,它们有着怎样的经验和收获?

  从成渝经济区到中原经济区,都有着鸿鹄之志,从“西蜀地形图”到“清明上河图”,两幅巧夺天工的巨画绘成之日,便是中国经济之西部、中部引擎铸成之时。

  □今报记者 奚春山/文图

  ★幸福借鉴★

  ●豆瓣让一个镇长大六七倍

  作为土生土长的郑州人,李女士从没去过巴蜀,但她的日常生活,却离不开两样巴蜀的特产。成都的“郫县豆瓣”和重庆的“涪陵榨菜”。

  上世纪70年代末,年幼的李女士每天的晚餐几乎都是榨菜就馒头,她问妈妈:“又香又辣的榨菜是哪里产的?”妈妈说:“这是重庆的‘涪陵榨菜’,全国人民都吃它。”

  而今每天炒菜,口味重的李女士都要放“郫县豆瓣”,老公和儿子都说,菜里放了“郫县豆瓣”,不放肉也香!

  没去过巴山蜀水的人或许想不到,豆瓣、榨菜让当地人过上了好日子,而出产豆瓣、榨菜的地方,也成了城乡统筹的明星乡镇。

  郫县安德镇负责人告诉记者,2005年4月,安德镇被确定为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发挥“郫县豆瓣”的传统品牌优势,规划建设了3.7平方公里的川菜产业化园区,集中发展调味品、川菜原辅材料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产业化园区带动安德镇和周边形成标准化种植基地6万多亩,农户增收8000万元;安德镇城镇常住人口从2004年的8192人增加到2.85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9000元。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评价:“过去安德镇人戏言,抽支烟就能走完全镇,现在,三年变大了六七倍。”

  ●资源流动企业“下乡种地”

  作为全国首个明确提出“城市资源下乡”口号的城市,重庆一直积极摸索如何引导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以加快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他们的做法是,引导企业下乡种地。

  今年45岁的余明,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生猪养殖户,如今已成为涪陵最大的生猪养殖户。

  两年前,余明偶然得知市政府在引导城市资源下乡,可以通过公司出资、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现金入股的方式,在农村成立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他决定试一试。截至目前,他所在的重庆桂楼公司已投入3000多万元,生猪年出栏10万头,“现在每年我轻松赚上百万元不成问题”。

  和河南的不少乡镇一样,农业观光生态游在涪陵县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以生产防盗门闻名业内的重庆美心集团,把发展的触角也伸到了榨菜之乡。截至目前,美心在涪陵已完成投资近3亿元。从运作效果看,城市资源下乡带来的是多赢。该集团在涪陵已有1个旅游项目和3个工厂投入使用,年收入近亿元。

  重庆市发改委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计划下乡投资,总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本身对开发农村市场有强烈的意愿。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赚不到钱,无法调动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徐强表示。

  ●成渝破局 “农转居”

  对渴望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的成渝经济区来说,增加农民收入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使更多的农民变成市民,以便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7月12日,重庆市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次日,成都也开始了户籍改革的试验。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表示,根据规划,重庆市户籍改革将分两个阶段推进,到2020年,将实现1000万农村人口转户目标。通过户籍改革,今后几年,重庆的社会基础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城市人口增加建设用地等至少需要新增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所所长胡光伟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是成渝作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中国延续了60年的户籍制度,可能在成渝两地率先破局。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称,城乡一体化是中国步入小康的重要途径,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将改变中国经济版图。

  他说,60年前,中国城镇化率是20%,经过60年的发展,现在是45%,太慢了。今后应加快推进,争取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30年后城镇化率达到75%。而这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人进城,有的是举家迁入城镇,为此,要盖大量的房子,修建公路、学校、医院、水电气等大量的基础设施,必定会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进城打工,收入增长,也将拉动内需。

  成渝经济区的首倡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林凌认为,和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一样,农业比重较大,所以城乡统筹是成渝经济区也是中原经济区的重点工作。

  ●“中国第五极”的鸿鹄之志

  林凌说,成渝经济区又名“长江上游经济带”,共由35座城市组成,其中包括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16座中等城市和17座小城市,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和重庆市总面积的35.75%,常住人口9960万人。

  成渝经济区的优势是城市密度高,成渝经济区每万平方公里有1.73座城市,而西部只有0.24座,全国为0.7座。

  新华网调查显示,成渝经济区有8大优势,按目前的GDP水平,成渝经济区已是继长三角、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珠三角之外,中国经济的“第五增长极”。

  调查还显示,由于行政割据,长江上游经济带目前发展水平与国内其他3大经济区尚有较大差距。

  重庆市社科院副院长廖元和认为:“长江上游经济带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将在5年内缩小而不是扩大。国家今后将重点支持跨省之间的经济合作,出台财政等优惠政策,以加快各地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域差异。通过在未来5年内改善交通、协调产业布局等系列措施,长江上游经济带实力将大大增强。”

  研究区域经济的学者在中国地图上有个发现,如果把沿海经济带看成是弓,长江经济带则是箭,西安、成都、昆明就是弦,成渝经济区就是箭尾。林凌预言,“西蜀地形图”、“清明上河图”,两幅巧夺天工的巨画绘成之日,便是中国经济之西部、中部引擎铸成之时。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