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丽与发展双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2日16:30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东部地区和谐发展纪实

  以森林、草原、碧水、蓝天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四季分明,美丽动人,是我国“北疆生态屏障”。

  然而,保护美丽生态与发展经济的矛盾一直困扰着这个66万多平方公里、1240万人的广袤区域的发展。如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这里探索出一条“美丽与发展双赢”的路径——利用1%的土地发展工业和城市,使99%的土地得以有效保护,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振的新乐章。

  □新华社记者 吴国清 贾立君

  有“退”有“进”走出新天地

  “巍巍兴安岭,滚滚呼伦水,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这首《呼伦贝尔美》唱出了地处我国“鸡冠”部位的呼伦贝尔市的美。人人都知道这里是块绿色净土,可有多少人知道,在把美丽留给世人的同时,这里的干部群众却承受着多少发展缓慢的“阵痛”。

  呼伦贝尔市过去依靠增养牛羊,砍伐木材,采掘煤炭,屯垦土地,经济总量多年位居内蒙古12个盟市之首。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内蒙古西部工业基地快速崛起,国家产业转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呼老大”一度变为“小兄弟”。不仅如此,跨世纪当口,一道“限制令”飘然而至——全市13个旗(县)市中,9个被列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2个被划为自治区级限制开发区。“生态红线”不能碰,发展又是“硬任务”!面对两难境地,当地干部群众压力倍增。

  “回过头看,对生态环境的索取过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呼伦贝尔市委书记曹征海感慨道:“在‘夹缝’中求生存,可以走得更好。”2005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义无反顾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地确定了“有退有进,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发展思路,辩证地处理发展矛盾,开启了发展新局面。

  为了生态保护,毫不犹豫地“退”,使呼伦贝尔恢复了大面积的自然生态,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空间。

  ——退耕。全市已退耕405.8万亩,其中400万亩是在没有国家任何补贴情况下完成的。

  ——退牧。牧区牲畜头数由5年前的604万头(只)减少到目前的474万头(只),减少了21.5%,同时休牧、禁牧,并自筹亿元资金治理上百万亩沙化草原。

  ——退伐。全市森林采伐量从原来每年500多万立方米降为225万立方米,使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近亿立方米。

  ——退“小”。共关停近500个小煤矿、火电厂、水泥厂、造纸厂等落后产能小企业,并使所有能耗企业达到排放标准。

  与此同时,全市建成3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7%。

  为了发展,科学理性地“进”,使呼伦贝尔高效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新型特色产业。

  ——推进新型工业化。遵循点状布局、集中发展、深度开发、循环利用原则,引进神华、华能、中国黄金、香港金新、瑞士雀巢、德国博世等40多家大公司,建成集约化能源重化工、绿色食品加工、进出口产品加工等9大产业园区。

  ——推进新型高效农牧业建设。粮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总产量由2005年的27.5亿公斤增加到去年的45亿公斤。

  ——推进新型服务业。大搞原生态旅游,去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旅游总收入达120亿元。

  ——推进新型边境区域合作。鼓励有实力企业赴俄罗斯、蒙古国在资源开发、建筑建材、森林采伐等方面展开合作。

  科学实践,使呼伦贝尔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尽管在“四退”方面市里减少了数十亿元的生产总值,但又通过配套的“四进”再造了新的发展优势,在全市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恢复、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良好局面。

  据曹征海介绍,预计全市今年GDP将达950亿元,是2005年的3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将超过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将完成310亿元,均为2005年的4.5倍;城乡居民收入也将比5年前翻两番。然而,测算表明,全市工业占地面积仅为全市国土面积的0.07%,走出了“美丽与发展共赢”的新天地。

  开发一小片,保护一大片

  锡林郭勒盟拥有全国最大的草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

  过去长期以畜牧业为主,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六万的牧业人口、100多万头(只)牲畜发展到现在,农牧区人口增长了约10倍,牲畜头数增长了十几倍,草原不堪重负,经济长期落后。过度依赖农牧业生产导致牲畜头数不断增加,草原的承载能力日益下降,锡林郭勒草原一度出现严重的沙化退化现象,牧民生活水平连年下降,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双重压力长期困扰着这里的干部群众。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决策者痛定思痛,重新审视盟情,大胆提出:“要生存、要生态、要发展,根本的出路就是突破单一的畜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全力推进经济转型。”

  锡林郭勒盟委书记荣天厚介绍说:“我们的思路是‘开发一小片,保护一大片’。用1%的土地集中发展工业,推进城镇化,增强反哺‘三农三牧’和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能力,保护99%的草原。”

  按照这个思路,锡林郭勒盟坚持“整装开发、综合利用、集中发展、环保节能”的原则,立足于资源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循环经济为方向,着力做大做强能源、化工、金属矿采选冶炼、农畜产品加工、建材五大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全国五大电力集团前来投资,23家国内500强企业入驻,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技术装备水平高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锡林郭勒盟国民经济实现了由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工业企业数量由495户增加到900多户,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9.3%提高到55.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7.8%提高到70%,经济发展跟上了全区快速发展的步伐。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锡林郭勒盟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首位,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发展。如今在锡林郭勒草原建设的所有重大项目,全部要求采用一流的节水技术和一流的环保设施。地质储煤量达19.68亿吨的胜利煤田西一号露天矿,走“开采与治理”并重的发展道路,边开采,边回填,边种植,边绿化,循环发展,不对地面地质结构和附近草场产生损害。

  遍地资源的锡林郭勒盟没有让资源“遍地开花”,而是随着财政实力的增加,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承载能力,推动城镇化发展。2003年以来,共新增城镇人口13万人,城镇化率由43%提高到56%。他们依托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上都镇、多伦淖尔镇、白音华镇、乌里雅斯太镇,建起了十几个工业园区,仅占锡林郭勒盟国土总面积的0.3%,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范围的生态保护。

  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走出草原,走向城镇,放下手中传承千年的牧羊鞭,成为新型产业工人。2003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共有20万人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14.4万农牧民在城镇稳定就业。农牧民收入来源实现了多元化,农牧民非农非牧收入比重由13.4%提高到45%,工资性收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荣天厚说:“事实证明,锡林郭勒盟发展工业和保护环境并不矛盾,发展工业开发了一小块草原,而从长远和根本上保护了大面积的草原生态环境。”

  冲击波在延伸

  如今,“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冲击波正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大面积地传播与扩散着。

  “‘美丽与发展双赢’,是一个很好的命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不久前在全区东部盟市经济工作座谈会上说,“今后东部盟市要用1%的土地发展工业和城市,从而使99%的土地得到有效保护。”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盟市,资源禀赋大体相同,发展境遇也非常类似。尽管近年来迎来发展的最好最快时期,但由于经济总量小,基数低,又受诸多制约因素影响,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与自治区西部地区盟市发展差距仍在拉大。

  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双赢”,不发展连“美丽”也保不住。这是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赤峰、兴安等5个盟市干部群众的共识。“美丽与发展双赢”,已经成为这5个盟市的共同奋斗目标。

  “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航标”。内蒙古东部各盟市负责人表示,利用1%,即6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发展工业和城市,完全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内蒙古东部盟市积极走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多元发展的工业化路子。不仅仅注重资源加工,在学习西部盟市煤炭资源转化的成功范例时,也在注意摆脱发展的“路径依赖”思想,综合利用地下、地上、本地、外地资源,以及区位、土地、环境和劳动力等多种资源,因地制宜地走多元发展工业的道路。同时,加强盟市间合作,弥补资源禀赋的结构性缺失,打造整体优势,比如把水煤组合作为突破口,联手建设煤电化一体化基地,联合打造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国内外驰名的黄金旅游线路等。

  内蒙古东部各盟市还放开视野,利用地域优势,积极融入东北三省经济区,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承接外地产业转移,发展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物流等非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口岸经济。

  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各级政府所在地打造成综合功能完善的中心城市,最终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齐头并进、“美丽与发展双赢”的目标。

  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是帮助国土面积与人口均占全自治区一半以上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表示,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大对东部盟市的支持力度,帮助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雄鸡振冠”唱“和谐”,美丽与发展要双赢——科学发展的新画卷正在祖国北疆大地有声有色地铺展!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