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取材于百姓生活两个男生花5000元拍出《车轮滚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11:09  云南网

  

取材于百姓生活两个男生花5000元拍出《车轮滚滚》

  张圣(右)和倪崑皓这次很有成就感。本报记者 杨观 摄

  以前,自己是坐在台下对别人的电影指手画脚的人,现在,自己是坐在台下等着别人对自己的电影“指手画脚”的人,角色转换的张圣说,“很紧张”。

  花费两个假期,和朋友一起,扛着从学校借来的机子,揣着借来的5000元钱,张圣踏上了自己又一次的“导演”旅程。500多分钟的影片最终剪辑成34.41分钟的小电影,张圣取名为《车轮滚滚》。他不知道,这个名字,以前就有影片用过,虽然,这确实是他煞费苦心想出来的片名。

  影片首映 紧张

  10月24日下午2时,讲述滇越铁路昆明至河口路段及记录周围百姓生活现状和回忆的纪录片《车轮滚滚》,在创库源生坊内播映。导演是两个来自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大学生,张圣和倪崑皓。他们,出生于1988年,分别是在校的大四、大三学生。

  虽然并不是第一次动手拍小电影,可当日的播映却是自大二开始接触纪录片拍摄的张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原创。“这只是个小范围的放映”,但张圣还是有了“首映式的感觉”。

  紧张,这是张圣回想起来的第一感觉,“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也期望听到更多专业意见,毕竟,旁观者清”。

  30多分钟的影片播映完,张圣和倪崑皓收到了很多观影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从旁观者口中明白影片存在的不足和遗憾,穿着格子衬衫的张圣说,要进步,就得谦虚,不能浮躁。

  拍摄动机 好奇

  张圣的导演旅程,并不是从《车轮滚滚》开始。早在2008年寒假,张圣独自一人在禄劝县的一个苗族村寨里,拍摄了纪录片《黄栗树下的基督徒》,该部纪录片为张圣赢得了“导演”生涯的第一个奖项——全国科技DV大赛二等奖,奖金500元。

  《车轮滚滚》的拍摄,是源于张圣的一个“疑惑”。

  每次回校本部,看到学校后面的铁路,张圣都以为,该段铁路一定是废弃了。他咨询了住在铁路旁的一位老师。从老师口中,张圣得知,铁路不仅没有废弃,每天还有两趟火车驶过。

  回学校翻查资料,当对滇越铁路相关历史的了解越来越清晰时,张圣决定,想通过自己的视角,把这段铁路的故事记录下来。

  展现视角 草根

  拍摄了500多分钟的影片,经过后期剪辑、处理后,仅有30多分钟。配合上音乐及文字,张圣把片子上传到了优酷网的原创频道,网友在观看过该片后发表的评论,让张圣和倪崑皓感觉“很有成就感”。

  之所以取名《车轮滚滚》,张圣说,当他行走在铁路上,看着火车驶来,听着车轮发出声音,感觉非常震撼。拍摄沿途中,生活在滇越铁路附近,曾经或正在与滇越铁路发生故事的人,前行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这些,都与铁路上,火车的车轮滚滚前行的寓意类似,所以,取片名为“车轮滚滚”。

  《车轮滚滚》更多是记录铁路部分站点及沿途人的生活及相关讲述,会不会让影片内容显得单薄,更像一部“旅程随笔”?

  “我们用的是草根的视角”,倪崑皓说,影片拍摄从昆明沿昆河铁路直至河口,记录了这条线路的具体情况,并以采访的方式口述历史,影片不设解说,就是想让观看者一起参与思考。以草根的视角,通过影片的客观记录,了解这一铁路及其背后的历史,展现一个精神层面上的“车轮滚滚”,即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记忆。

  ■拍摄点滴

  每天坐小火车取材

  成本靠借

  要拍纪录片,没有专业点的设备可不行。张圣借来了学校的摄像机;经费?张圣首先想到的是找赞助,和沿途的餐馆谈过,不行。无奈,只能借。

  从朋友处借来2000元,加上倪崑皓的钱,两人揣着5000元上路了。为拍摄一个站点,苦于不能乘坐货运火车,两人抱着摄影设备颠簸了3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

  拍摄完成后,张圣的父亲拿出2000元,让儿子把借款还了。“以前,家人一直觉得我拍东西是不务正业”,张圣说。

  记者 张艳萍(云南信息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