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社会协调相互关系、处理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一套成熟方法,社会责任在中国践行科学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只有每个主体都不忘忧患,胸怀责任,才有助于实现宏观发展方式从量到质的转变。
各位来宾:
早上好!首先感谢各位新老朋友对《中国新闻周刊》的关注,对我们活动的一如既往的支持。
今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也不断显露。
环境破坏、资源瓶颈、劳资冲突、海外围堵……人们开始思考,“后危机”时代,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能否持续;在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继续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将面临怎样的阻力?
对此,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供了破解之道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拉开了从“增长”到“发展”、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型大幕。
众所周知,社会由公民组成,企业是市场主体。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社会协调相互关系、处理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一套成熟方法,社会责任在中国践行科学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只有每个主体都不忘忧患,胸怀责任,才有助于实现宏观发展方式从量到质的转变。
中国的社会经济领域正在萌发一场深刻变革,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面临变化与挑战。
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践行才能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助力?企业社会责任在新形势下究竟面临着怎样的继承与发展?今天我们以“从增长到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责任”为主题推出这次论坛,拉开了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的序幕。
过去六年,社会责任浪潮在中国方兴未艾,我们通过举办五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始终追求以责任的力量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过去五年中,我们得到了商务部、环保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指导与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也为中国政府诸多部门协力推进社会责任深感鼓舞。
我们深信,在新形势下,企业社会责任一定能成为“强国”与“富民”的有效结合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力量,在中国经济成长与社会进步势不可挡的进程中茁壮成长,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发言者为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社长刘小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