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过半网友表示曾经无偿献过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5日03:05  现代快报

  

过半网友表示曾经无偿献过血

  网友留言

  化龙巷网友蟑螂小姐:帮助别人是美德,帮到别人,自己也开心,虽然从小就怕疼,但是我支持献血。

  苏州19楼论坛网友微笑范范:我还没献过血,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想去献血,但是老在网上看到很多那种新闻,又害怕采血不干净,所以不敢去。

  梦溪论坛网友beijing2008:如今很多居民的生活压力加大,能够保证家庭的稳定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再付出爱心往往心有余力不足,就得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做好血站的宣传推广工作,机制更加完善透明,这样一来,会有更多的民众加入到献爱心的队伍中去。

  花满楼论坛网友晓轩:献血的常识很了解,以前也曾献过三次血。血荒嘛,造成的原因很多,如安全问题、无偿献血激励度不够等等。

  快报记者 张虎

  调查呈现

  39%的网友献血就是出于奉献

  【调查概况】截至昨晚8点,543位网友参与了本期主题调查:面对血荒,你会主动献血吗?调查显示,53%的网友参加过无偿献血,这些网友中29%的人称以后不会再去献血了;47%没有参加过献血的网友中,仅有9%的网友以后有献血的打算。网友总体的献血意愿令人担忧。而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不少网友对献血认识存在误区。

  近日来,我国不少城市,包括南京、无锡,都普遍出现了采血困难的情况。血荒现象引发各界高度关注,而导致血荒的直接原因显然是无偿献血的人少了。对于献血,广大网友有何想法?第三方调查日前就此进行了网络民意调查。

  献血对健康并没有害处,这个观点已经被很多权威部门多次强调——现实生活中,很多有大量献血经历而身体始终健康的人就是例证,比如今日本报封20版报道的“献血哥”。但实际上,很多网友仍对此表示担忧。调查显示,35%的网友认为献血对健康有害;30%的网友认为对健康有益;还有35%的网友表示,对此并不了解。

  对现行献血政策,29%的网友“略知一二”;20%的网友“基本了解”;“非常了解”的网友只占7%;44%的网友则对现行献血政策一点不了解。据了解,目前江苏实行的是“献一还三”政策,即今天你无偿献血300ml,将来需要时就可免费使用900ml,献血达800ml时,则可终身免费用血。如果本人不用,也可等量转给直系亲属如父母、子女。

  网友参加无偿献血的情况如何呢?调查显示,53%的网友参加过无偿献血,其中24%的网友表示以后还会继续献血,29%的网友称以后不会献了;没有参加过无偿献血的网友占47%,其中30%的网友称以前没献过以后也不会献,9%的网友称虽然现在没献过但以后有献血的打算;8%的网友想参加但条件不够。

  39%的网友表示无偿献血纯粹是出于奉献;34%的网友是为了“以备自己或者亲人用血”;3%的网友献血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身体状况;还有24%的网友有其他原因。

  不愿意参加无偿献血的网友,其顾虑最主要的一点是“担心献血容易用血时难”,47%的网友有此想法;其次是担心采血器具不卫生,46%的网友有此担心;42%的网友还对采血机构不信任。另外,怕对健康不利、晕血怕疼、不知道在哪献血也是部分网友不愿意献血的原因。

  快报记者 张虎

  专家访谈

  解血荒先完善机制

  南大社会学专家胡小武:

  解血荒先完善机制

  “我认为血荒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随着季节变化、献血主力的流动,会周期性地出现血液供应不足。”南京大学社会学专家、创意策划研修班负责人胡小武认为,近来全国大面积出现血荒,除了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原因。

  胡小武认为,血荒有机制方面的原因,无偿献血、免费用血的献血机制没有执行到位。无偿献过血的人在使用血液时程序太过复杂,导致很多人放弃使用免费血液的权利,无形中降低了他们献血的积极性。另外,由于献血机构的管理不透明、成本不公开,一些人担心献血机构利用血液营利,也降低了无偿献血的社会信任度。“据有些媒体报道,献血的主力是学生和农民工,献血主体过于单一也是原因之一。”

  在胡小武看来,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完善献血制度和机制,在管理上更加透明和高效,这样才能重建人们对无偿献血的信任。其次,在倡导人们无偿献血方面要更加人性化,利用社会营销方式,有策略、有步骤地提高传播效率。

  除此之外,胡小武认为,可以建立无偿献血账户管理制度,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献血档案管理。让人们网上就能了解到献血、用血情况等。同时,无偿献血作为一项公益活动,理所当然需要公众监督。

  快报记者 张虎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