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下455米,见证鱼水深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6日06:58  大众网-齐鲁晚报

  

地下455米,见证鱼水深情

  启用仪式上,小洼村的村民迫不及待地品尝从自来水管流出的甘甜井水。

  大众日报记者卢鹏 王洪涛 摄

  口大众日报记者 王洪涛杜辉升口通讯员赵祥兵 李顺利

  这是—片红色的土地,村村有红嫂,家家有烈士,红嫂乳汁救伤员、火线桥等革命事迹就发生在这里。由于地质构造复杂,这里被定为打井禁区,喝水成了老区人民最大的事情。11月5日,山东省地矿局与大众报业集团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小洼村举行通水仪式,近千名村民从此告别了缺水的历史。

  小洼村是个自然村,属于马牧池乡柳洪峪行政村。柳洪峪形状类似一个口朝北的大布袋,三面全是高山,现有980口人。1940年前后,为了和日本鬼子打游击,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和大众日报等长期在这一带活动。通水仪式前一天,记者走进了小洼村。

  进村不远,一户人家门前的石柱子吸引了记者。“人家门前都放石狮子等物,这家怎么放个石柱子?”记者纳闷。

  “这石柱子我要永远放在门前作纪念,让大家都铭记地矿局和党报的同志,是他们让俺村喝上了干净水。”主人叫王宗文,今年82岁,是一位老党员。前些日子,听说大众日报和省地矿局在北山腰上打出了水,他专门跑去,看到打井挖出来的“石柱子”(岩芯)堆满一地,老汉十分激动,当即找来个小推车,拉回家几块作纪念。

  2008年12月15日,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小洼村举行了一次看似普通的捐赠仪式,该村村民高首先向大众日报社捐赠了10张抗战期间的大众日报。原来,在抗日烽火正浓的战争年代,高首先的爷爷高锡环家曾作为大众日报战时印刷所达7年之久,因拒绝说出报社印刷所地址,高锡环硬被日本鬼子在头上砍了一刀。

  旧报的发现,让大众日报社党委高度重视,多次派专人到小洼村实地察看。当了解到小洼村群众还在为吃水发愁时,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表示,无论多难,一定要让为革命做出贡献的老区人民喝上干净的井水。

  此前,大众日报和省地矿局已联合为沂蒙老区群众打了两口井。当傅绍万再次找到省地矿局局长郑金兰时,郑金兰马上表示了赞同,并派出了有“王牌军”之称的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的骨干人员,由经验丰富的副总工程师程秀明带队进驻小洼村。

  此前程秀明定井,没有一口不出水。但是在初步勘探完小洼村附近的区域后,现实情况却让他皱起了眉头。

  “小洼村流域补给面积太小了。说实话,当时能找到水的希望不足10%。”此后,他又带领勘探队员多次实地勘探,断定在小洼村的最北部边缘,有一小块“上层滞水溢出带”,存在有水的可能性。今年2月27日,程秀明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水文地质工作的经验,最终将拟施工水井的位置定在了此处。

  7月9日,当钻至455米处,泉水喷涌而出。据抽水试验结果,单井涌水量每天可达168立方米,按照新农村小康生活用水标准足够1000名村民生活用水,完全能满足该村村民用水。水质检验结果显示,是锶锂硒复合型矿泉水,尤其是富硒恰到好处,在全省实属罕见。

  “我来向小洼村的父老乡亲们道喜了,这是咱老百姓的福气。”在通水仪式上,省地矿局局长郑金兰兴奋地说。她说,给小洼村打井是省地矿局今年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后将和大众报业集团继续合作找水打井,让更多的老区百姓喝上优质水。

  “临沂是大众日报创刊、成长的地方,革命年代报社的员工、战地记者是吃着煎饼写稿办报的,是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这种恩情我们永不会忘记。怀一颗感恩之心,打井的事业还要继续干下去。”在通水仪式上,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说。

  大众报业集团、省地矿局还共同倡议,让更多有责任心的企业参与到打井中来,使之成为一项长久永续的社会公益行动,关爱老区群众,支持老区发展。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