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公益领域,政府应心胸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7日08:54  南方日报

  昨日,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一场名为“公益领袖的培养”的演讲。他表示,在慈善公益领域政府要有开放的心胸,鼓励慈善机构、社会机构的参与。相比坐在办公室,政府官员可以多到NGO组织中切身体验。

  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布莱尔与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健民进行了同台对话。

  大名人的个人力量也很有限

  “如果没有好的公益领导,就没有好的慈善家。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没有较好的机构组织和驱动力,没有时间、精力、资金的投入,就不可能做好慈善工作。”布莱尔表示,社会本身要做好准备,强调慈善活动的重要性。

  李连杰一直把布莱尔称为“兄弟”,表示对方在公益慈善领域给过自己很多支持。不过,在他看来,即使是大名人,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力量也是非常有限的。“美国有两百年前的工业革命,欧洲有几百年的公益慈善经验,仍然还有很多社会问题存在。”

  政府要激励社会企业成长

  “在今天的时代,人们经常对我说的是,年轻人不像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不再有理想有抱负。但我觉得,年轻人不缺乏理想和抱负,关键在他们应该知道如何去实现。公益领域就应该给年轻人提供实践的机会。”布莱尔说。

  据他介绍,英国的学校普遍开了关于公益社会的教育课,教育年轻人什么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北京奥运会的整个志愿者项目就是非常有意思,非常的成功。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们也是采用了这样的实践。”布莱尔说。

  “我离开了首相职位后,参与做了三个基金会。一个是关于宗教信仰融合的,第二个是关于非洲治理,第三个是推动体育活动的。每个基金会都有一个非常出色的领导人,他们的特质是非常有创意,像艺术家一样,同时又是很好的商人。”布莱尔认为,作为政府就是要帮助他们,刺激社会企业的成长。

  希望中国慈善事业比英国做得更好

  陈健民认为,在整个中国的文化里,很早就有仁爱慈悲的传统。而现在整个法律环境对公益组织发展非常不利,呈现登记难问题,民间组织没法去公开筹款。

  “在这种不稳定的情况之下,很难要求每一代的公益领袖能跟他们的创办人一样,做很多个人牺牲投入到公益里头,这样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陈健民说。

  对此,布莱尔强调,目前不应该只是要求中国学着英国模式做,而是要比英国做得更好,而且是发展带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

  “我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是中国需要创造一个空间,更好地认同慈善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带来的益处和贡献。第二个是创建一个很好的慈善事业架构,允许慈善创意能够很好地被应用。”布莱尔说。

  王振耀提出,中国要培养公益领袖人物,但资源很短缺。他提出是否能建立全球公益教育网络,来弥补中国的不足。布莱尔对此建议表示激赏,并希望英国和中国的公益组织能够加强联系。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杨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