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每人都有“误读”可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8日08:48  新安传媒网

  闫红,本报副刊编辑,作品《误读红楼》、《她们谋生亦谋爱》、《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诗经往事》,均深受读者喜爱。

  演讲

  今天到这里来,想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阅读经验。从《误读红楼》到今天,我写的几本书基本上都是“误读”。有人问我为什么叫“误读”,其实主要是怕“专家”的批判。我都说自己是“误读”了,您就放过我吧,别跟我计较了。

  说说我读“红楼”的感受,我觉得宝黛爱情跟别的爱情都不一样。崔莺莺爱上张生,可能就是第一眼看上后,觉得“那小子真帅”。作为“富三代”的贾宝玉跟林黛玉一样,对生命的虚无感体验得很深刻,这是他们相爱的基础。

  贾宝玉跟韩寒一样,有点“非主流”。韩寒喜欢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贾宝玉渴望姐妹的簇拥,这种温暖能让他忘却死亡的冰冷。黛玉葬花,其实也是在埋葬自己。

  我比较喜欢思考生命的本质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误读”的可能,也有自我表达的可能。

  很多学生排队请闫红(左)签名。

  现场

  学生:我读过您所有的作品,非常喜欢您的文字。您的阅读动机是什么?

  闫红:读《论语》、《老子》、《庄子》,能让我在平静的状态下思考,不被欲望蒙蔽双眼。我需要先哲的帮助,这很重要。

  学生:主流总在挤压非主流,你是如何保持独立思考的?

  闫红:说“主流”“非主流”,其实也是一种站队,我不喜欢站队。向主流示弱的话,会离真我越来越远。

  学生:您怎么看新版《红楼梦》?

  闫红:有个网站说我很喜欢新版《红楼梦》,我在这里澄清一下,那不是我说的。我不太喜欢新版《红楼梦》,如果不看字幕的话,我甚至都弄不清里面的角色。本报见习记者 李嘉树吴碧琦/文本报记者 项春雷/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