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修“地下龙宫”揭秘导弹筑巢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8日14:43  法制晚报

  导弹工程兵 被誉为“钻山豹”常年与大山为伴专为导弹建设阵地

  修“地下龙宫”揭秘导弹筑巢兵

  在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巍巍方阵中,导弹阵地无疑是神秘的。他们的背后是阵地建设者——导弹工程兵的伟岸背影。他们被称为战略导弹工程部队的“钻山豹”,为大国长剑筑起一座座“地下龙宫”,被誉为“铁岩雄师”。

  他们的身份是导弹兵,负责给导弹筑巢,却没有见过导弹。他们的足迹满布大江南北“无人区”,信息闭塞,生活单调;他们常常要面对岩爆等危险对生命的挑战。

  噪音、粉尘正成为历史

  走进今日国防工程坑道,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场景:高大的凿岩台车像一个神奇的巨人,挥舞着两条长长的钢臂,短短几分钟,就钻出了十几个深达数米的炮眼;爆破之后,一台台侧翻装载机、电动扒渣机等现代化工程机械轮番上阵、来往穿梭……再定睛看时,一段整洁的洞库已赫然在目。

  然而,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生活闭塞、劳累、惊险是这支工作在深山老林里部队的主题标签。

  “在满是烟尘的坑道里/我看不见你的脸……”这是一首反映工程兵生活的诗。今天,随着绿色施工理念的推行,这样的情景越来越少。瓦斯检测仪、制氧站等一大批环保装备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噪音、粉尘等危害官兵的“老大难”问题正在成为历史。

  精确测绘成“钻山豹眼睛”

  第二炮兵某工程团测绘员、四级军士长龚晓斌,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无人区”,参与了多项重点工程承建。

  测绘员是工程部队最核心的岗位之一。如果说战略导弹工程部队是“钻山豹”,测绘员就是“钻山豹”的“眼睛”,就像飞机的导航师一样,责任重大。

  “工程测绘要以厘米计算,假如出现一点偏差,就要耽误工期。轴线定不准,坑道还会‘穿袖子’,合龙不了,酿成大事故。”龚晓斌说。

  战略导弹阵地工程建在大山深处,渺无人烟。由于测绘技艺精,龚晓斌成了团里“打前站”的专业户。“打前站”,就是“开荒”。在大部队到来之前,龚晓斌和战友要进行营区安设、洞口复测、道路勘测、水源寻找等前期工作,异常劳累。

  2005年,又一个重点国防工程开建。这是一场硬仗,工区坑道多、轴线控制难、贯通误差大,测绘好坏直接影响到工期和质量。由于精度要求高,龚晓斌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吃住在坑道里。

  坑道内昏暗冰冷,对他来说,趴在岩石旁打个盹,已是惬意的事。当几条坑道先后贯通时,原本要求10厘米的误差,被牢牢控制在1厘米内。

  了解大山脾气才能排险

  在过去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面对坍塌、滑坡、坠石、岩爆等险情,一代代导弹工程兵曾献出了年轻生命。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日,他们也常常面临险情。

  一天,龚晓斌和战友们正在坑道口施工。突然,一个断面岩石层突然噼啪作响,大大小小的石块瞬间弹射而出,引爆了10多孔炸药。

  强大的冲击波夹杂着石块袭来。80多米外,副排长李智被震断了3根肋骨,战士李华、朱强也被震伤。

  大山是工程兵的朋友也是死敌,在它面前,工程兵需要摸透大山的“脾气”,才能排除险情。

  龚晓斌是一个典型代表,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石灰岩……随口便能说出二三。比如煤矸石,刚爆破时硬度很大,一遇到潮湿空气便变成一摊稀泥。还有花岗岩,硬度很大,打出的石块很漂亮,亮晶晶的。

  岩爆是岩石瞬间爆裂并弹射出来,如何防治是令军内外工程专家头痛的难题。一个个工序,一个个试验论证,龚晓斌天天在岩爆频发的断面上穿梭。经过30多次摸索,他最终提出了“铜墙铁壁式、全断面支护”施工法。

  打锚,就像串糖葫芦一样先用锚杆把岩石层固定起来;喷浆,然后把混凝土喷到洞顶来凝固岩石层;编筋,再把粗钢筋编成网给岩石层“戴钢盔”,从上到下构建铜墙铁壁。这既能防治岩爆,又能防治坍塌,得到了总部专家组的肯定并加以推广。

  ☆背景链接☆

  龚晓斌所在的导弹工程部队是以他们奉命承建的第一个重大国防工程的代号命名的。伴随着部队的成长壮大,这个代号成为番号不曾改变,这在全军都非常罕见。

  文/陈寿富韦存韧本报记者郭媛丹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