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川广安“丘区扶贫模式” 建设活力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8日20:16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成都11月8日消息(记者周平隆敏广安台记者苏坤明 廖小兵何山)四川广安市广安区按照使贫困户贫困户变为小康户、贫困村成为新农村的跨越式扶贫理念,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为平台,启动广前线26个村的扶贫新村示范片建设,探索出丘陵贫困地区以新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夏孝银老人住上小洋楼

  一大早就到田里干农活,下午坐在家门口的木凳上不停地抽着叶子烟,晚上一家8口挤在连狗都关不住的土墙房子里睡觉,第二天又重复着昨日简单的生活方式。多年以来,广安区代市镇岳庙村二组村民、贫困户,70岁的夏孝银已经过“惯”了这样的生活。

  但在去年10月,夏孝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岳庙村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制定出拆旧房、集中建新房,打造新农村的社区规划。一年时间不到,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拔地而起,和村里其他的老人一样,夏孝银也搬到儿子新修的200平方米的小洋楼里居住。

  如今,夏孝银一天没事就跑到田里去学新型农业种植技术,在村里规划的产业带内种植的2亩多茄子、海椒,比往常种植水稻一年要多收入4000多元。农闲的时候和村里的老人一起健健身,打打乒乓球,老夏的嘴上已经很少见到那杆用得泛黄的叶子烟杆了。“活到70岁还能成为社区居民,真是意外!”老夏说。

  老夏的意外,源自于广安区在扶贫连片开发建设中坚持基础、产业、公共服务一盘棋规划,国家、社会、个人组装式投入,新村建设点、片、面滚动发展的思路。“通过扶贫连片开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找到一条适合丘区农村发展的路子,农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意外。”广安区委书记蒋英胜坦言。

  统筹规划 基础 产业 公共服务一盘棋

  调查显示,广安区人均耕地面积仅0.8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在有限的土地里如何闪转腾挪,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广安区坚持统筹规划,下活基础、产业、公共服务一盘棋。

  去年10月扶贫新村建设启动后,每个试点村都专注干好一件事――规划。规划打破各个试点村行政辖区界线,集中连片建设交通、水利、沼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探索出“旧院改造扩建、旧房拆除重建、村镇结合迁建”三种村民聚居点建设模式,集中土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带。

  很有丘区特色的岳庙村,在人均宅基地面积10平方米,人均年收入7千元的情况下,却实现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提升空间从何而来?

  旧院改造扩建,每户补贴0.5万元,户均比新建节约资金6万元;旧房拆除重建,政府每户补贴1万元,农民建房占地面积节约50%以上;村镇结合迁建,宅基地置换每户补助1万元。在聚居点建设的同时,道路、水利设施、村级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围绕聚居点展开。

  聚居点建设,不仅提高了岳庙村村民的住房空间,而且有20亩土地被流转出来,在村里的荒山坡上连片的辣椒产业也发展起来了。

  据统计,通过统筹规划,广安区已建成农民新型聚居点417个,流转土地4.37万亩,带动农户建成产业基地18.6万亩,建成村级活动阵地136个,建成环线公路、村级公路461.6公里。

  整体推进 国家 社会个人组装式投入

  如今,在观塘镇八里村的扶贫新村建设现场,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村民刘华。为村里的新房怎么修出主意,为村里修水池出把力,刘华忙得不亦乐乎。而在一年多前,刘华却是村里出了名的“冷”人,对村里的事漠不关心。

  变化从今年6月刘华通过政府扶贫贴息担保,从镇信用社贷款3万元办起了一个生猪养殖场开始。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刘华就想办个生猪养殖场,但到镇政府和信用社一打听,最多贷款5000元给他,刘华的想法落了空,从此对村里的事概不关心。现在,刘华的生猪养殖场不仅办得红红火火,对村里的事也巴心巴肠地帮着干。

  “以前,政府搞扶贫新村建设以为是政府搞面子工程,好像不关我们农民什么事。现在,政府办事都把我们当成主角,我们干什么事都有劲了。”刘华说道。

  扶贫新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统筹,更需要各方参与。广安区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原则,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汇聚成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强大合力。

  该区以扶贫新村建设为载体,做到国家、社会、个人组装式投入。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项目整合、信贷扶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示范片扶贫新村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亿元,对新村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打捆近20项涉农项目资金,实行集中投入。引导农民自筹资金8.15亿元用于新村建设。鼓励农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放宽信贷限制,将小额农贷授信额度由0.5万元提高到3万元,共发放小额农贷资金5775万元。

  同时,政府主导而不替代,领办而不包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创新建立了26个以亲、友、邻为基础的扶贫新村建设村民互助组,着力解决资金和劳动力不足的难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主动投工投劳折资达6129万元。

  新村引领点线面滚动推进

  数月来,前锋镇前红村村支书李跃明,都要带着乡亲到邻村 “拜师学艺”。在此之前,眼瞅着被纳入示范村的龙塘村发展起连片的蔬菜,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李跃明和村民羡慕不已。如今,学成毕业的前红村,村里也发展起大片的蔬菜,同时还发展起特色养殖业。“与龙塘村相比,我们村用不了多久,日子也可以过得跟他们一样。”李跃明说道。

  对于国家级贫困县广安区来说,财政收入少,人口众多是基本区情。“扶贫新村建设完全要政府财政投入,显然办不到。”广安区移民扶贫局局长彭朝林坦言。

  事实上,在启动的26个扶贫示范村建设中,广安区财政投入就达0.5亿元,相当于2009年财政收入的25%,而该区共有860个行政村,若全部由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农民新村的话,至少需要20年时间。“因此,示范村要发挥带动作用,推动点、片、面滚动发展。”蒋英胜说。

  立足区情,广安区在扶贫新村建设中特别注重乡镇互通、村村相联、院落畅达目标建设,以一个示范点连线扩面,渐次滚动一片。26个示范村带动周边50个村同步发展,幅员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惠及农民30余万人,占该区农业人口的30%。示范村成为撬动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杠杆。

  启示:科学规划群众主体项目打捆 集中连片

  把扶贫新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找准新农村建设突破口。着眼于解决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顺应农民群众改善生活条件的意愿,满足农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有力地激发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

  找准扶贫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结合点,实现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广安区按照总体规划,以扶贫新村建设为龙头,带动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等,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到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结合点。

  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建设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新农村。广安区坚持突出人文特色建新村、突出地域特点建新村、突出产业发展建新村,形成了一批生态旅游型、龙头带动型、园村结合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典型模式。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广安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在项目整合打捆投入、集中集约建设新村、滚动扩面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成功探索出丘陵贫困地区以新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等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