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回镇有家豆花面能吃出50年前的老成都味道

  

天回镇有家豆花面能吃出50年前的老成都味道
好吃的诀窍就在这些臊子里
天回镇有家豆花面能吃出50年前的老成都味道
等不到位置,就坐在街边吃
天回镇有家豆花面能吃出50年前的老成都味道
“好吃嘴”坐满了店堂
天回镇有家豆花面能吃出50年前的老成都味道
乖乖,给你喂一口

  “一碗豆花,多放点馓子!”“3碗豆花面,多放豆花!”每天中午11点左右,一场“豆花盛宴”在天回镇下街99号准时上演。豆花面、馓子豆花、麻辣豆花、甜豆花……热闹的吆喝声中弥漫着股股清香。

  香味来自一家名叫“春满园豆花面”的小店,手艺传了3代人。20多年来,只卖豆花、豆花面。食客来自四面八方,开车来的、坐车来的,络绎不绝,甚至有60多岁的老人转了3趟车来到这里。他们说,这豆花里有50年前成都的味道。

  转了3趟车再来尝尝老味道

  昨日早上8点过,魏婆婆约上两个老朋友,从成都西门车站出发,转了3趟车,才到了天回镇。接近11点,她终于坐上豆花面的老桌子,虽然有糖尿病不能吃太多,她还是点了一碗豆花、一碗豆花面。

  “几十年都没吃到这种味道了,很有乡村特色。”魏婆婆说,这味道让她想起了50年前在成都西门上的豆花面,那时候她才10多岁,几角钱就吃得心满意足。

  如今,她常常去酒店吃大鱼大肉,“实在不喜欢上酒店吃那些工艺菜,就喜欢苍蝇馆子,味道实在。”最近,她得知天回镇下街这一片都要拆迁了,赶紧来再尝尝老味道。

  早上6点半开卖下午2点关门

  几十年煮面的炊烟,熏黄了白色门牌,唯有红色的“豆花面”3字,醒目了然。

  店里除2名帮工外,就是老板陈世珍和女儿、儿子、儿媳。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煮豆花、搭佐料、炸馓子,忙到6点半,第一拨生意就来了。

  上午11点左右,店里就又坐满了食客,最多的是老年人。夫妻结伴的、抱着孙子的、约上老朋友的,吃完豆花面,还要来碗馓子豆花,如还不过瘾,就再来碗麻辣豆花。

  头发花白的钟芷浩老人,吃一口豆花面,喝一口二锅头,“巴适巴适,豆花一到嘴里就化了。”

  中午12点是生意最忙的时候,店内外都排满了人。一直要忙到下午2点左右,一家人才能坐下来吃饭。他们的早饭、午饭,也都是豆花。

  祖传手艺不敢轻易开分店

  20多年来,陈世珍的儿子范华海一手握勺、一手抓面。一排排配好佐料的面碗放在锅边,他熟练地将豆花舀进碗里,再挑上的面条。

  由于食客多,每天要磨10多斤豆子,上世纪80年代刚开馆子时,用水磨磨豆子,每天3点就要起床。有了磨粉机,他们可以多睡1个小时。

  下午关门后,一家人又忙着炒臊子、酥豆子、泡豆子。

  看着对面一间店铺已挂上“拆迁大甩卖”的牌子,他感到前途有些渺茫。虽然自己店铺的拆迁事宜还没谈妥,但他知道这天已经不远了。

  老顾客多次问他:搬到哪里去,要及时通知我们哈。也有人问过他开分店的事,他说要慢慢考虑,“豆花的嫩度、调料的味道,都是我们一家人在把握,这是祖传手艺,不能搞砸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晓娜实习生郑妮妮摄影吕甲

  报料人:刘先生线索奖:50元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