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著而不“名”的化学家逝去

  

著而不“名”的化学家逝去
著而不“名”的化学家逝去

  “一生郑重,悄然长义”。11月6日,川大化学家、教授郑长义因病去世,享年73岁。他的学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获得消息后,沉痛中写下这8个字悼念自己的恩师。

  与此同时,郑老的妻子尧汝英及其他家人几乎都关掉了手机,并拔掉了家里的电话线,以这种方式表明,不想接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及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恩师一生为人低调,什么事都不想张扬,这次也是悄悄离去。”因为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追悼,与李后强一样悲痛的学生们便默默在心里祭奠恩师。

  一生低调杰出而不“著名”

  李后强回忆,他与郑老初识是在1984年夏天。当时,李后强从重庆市的万县师专考上川大化学系硕士生,复试时在川大化学馆遇到郑老。

  “当时考完下楼,他走过来问我考得如何,感觉好不好,还说欢迎我进川大。”并不相识的老师给予复试考生这样的关心,让李后强觉得非常感动。

  入学后李后强才知道,郑老是本院德高望重的老师,即便不是自己的专业导师,此后李后强也常常去听郑老的课。

  “郑老课讲得好,对学生也关怀备至。”李后强说,郑老深受学生好评,但他自己却毫不张扬,只是静静地做研究,教书育人。

  毕业时,李后强本有机会去很多大城市的科研单位,听了郑老的劝,他也决定安心做学问,继续攻读了博士。“为了推荐我读博,郑老费了不少心思。”

  郑老的另一位得意门生,川大化学学院副院长王玉忠教授说,郑老走时人很清醒,特别交代不准把消息告诉任何人,不许搞任何悼念仪式,把骨灰撒向大自然。

  正是这样的低调,让学生们想起郑老时都有一种敬佩之情,“除开学术刊物,你几乎找不到任何他的名字,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真的是著而不‘名’。”李后强说。

  研究生物降解聚合物应对“白色污染”

  除了教书育人,郑老在专业领域也颇有研究。在川大网站可以看到,郑老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并在川大化学学院工作,作为主研人员先后参加了诸多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尤其在生物降解聚合物和环境友好材料研究方面很有成就,说不定你用过的可降解的塑料袋就与郑老的研究有关。”李后强说,近20年前郑老就在主导研究降解膜,尤其是种植蔬菜时使用的地膜,“重点研究哪种材料可被阳光照射分解,或者可以让虫子吃掉分解等。”有些研究已经应用,为消除“白色污染”做出了实际努力。

  如今,郑老已桃李满天下。他撰写出版的《高聚物流变学导论》也影响了几代学子。

  而他却选择了悄然离去,只留下对学生的诸多影响。“他与你素不相识,但愿意帮助你;在你处于关键时刻,他会主动指导你;在你特别困难时,他会想法拉你一把;在荣誉面前,他会退后一步。他一生低调,从不张扬。”想起郑老,学生们更愿意用这句话来评价他。李后强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

  郑长义在实验室里留影(据网络)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