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龙头寺片区今成“重庆窗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02:35  华龙网-重庆商报

  

龙头寺片区今成“重庆窗口”
商报图形 杨程 制
龙头寺片区今成“重庆窗口”
龙头寺记者 刘嵩 摄
龙头寺片区今成“重庆窗口”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江北城 记者 孙须 摄

  “几根楠竹撑着几块残缺的石棉瓦,寺庙破旧不堪,周边一片荒凉”,11月4日,看到三三两两的香客来到寺庙,龙头寺住持觉常法师深有感触:“寺庙在变,城市在变。6年前这里人迹罕至,现在这里成了车水马龙的交通枢纽和城市窗口”。

  从人和立交出发,沿着龙头寺、鲁能星城,经五里店至黄花园大桥,沿途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绿树成荫,正在修建的轻轨6号线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高楼大厦间。这是一条并不寻常的路,因为江北城、龙头寺、王家大坟为这条路的历史留下注脚。这里的一座城、一座庙、一座坟不但传承着厚重的历史文脉,还深刻地见证了城市的巨大变化。

  道路今昔

  龙头寺将建龙塔公园

  黄泥塝正街南约200米处,有一座形如龙头的山,上面绿树环抱,三层斗拱式飞檐斜插天空。寺院门口上方2米长的横匾上“龙头寺”三个大字显得十分威严。

  “6年前,这里是农村,一片荒凉,寺庙破旧不堪”,33岁的觉常法师说,他是2004年底接手参与龙头寺重建工作的,寺庙有500多年历史,但在大炼钢铁和文革期间,破坏殆尽。他入住寺庙时,里面除了40多尊佛像外,就是几根楠竹撑起的一些石棉瓦,“佛像是村民翻地时挖出来的”。但6年来,寺院发生了巨大变化,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高耸入云,1200平方米的附属大楼拔地而起。

  觉常法师说,现在黄泥塝到寺院的路定了要修,以寺庙为主体的龙塔公园也纳入了规划。他指着龙头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公交枢纽中心很是感慨地说,寺院变化大,城市变化更大,几年前这里是一片农田荒地,人迹罕至,现在成了车水马龙的交通枢纽和城市窗口。不仅如此,附近高楼拔地而起,高档小区一个接一个。

  城市变化保护了王家大坟

  “城市的文脉在城市扩张和变化中得到保护和传承,占地千余平方米的王家大坟高高耸立在童家院子立交桥旁,它和龙头寺一样体现了城市对文化、对历史的尊重”,天宫殿街道办负责人说,王家大坟周边不远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但这座百年老墓不会被拆。

  据了解,王家大坟始建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坟主王慎德(1833~1897)系四品官职的朝议大夫。大坟占地千余平方米,当时是一座活人墓,由300多名能工巧匠修了三年多。大坟建筑由众多重约1吨至5吨的巨石组合形成,其中,1根望天柱就由3块约5吨重的巨石重叠而成。坟坪在解放后被做成粮食晒坝,也是当地社员开会的地方。正因如此,坟墓才得以保存。

  天宫殿街道办东湖南路社区主任熊兴超告诉记者,墓主的后人王念渝一辈子就守着古墓,终身未嫁,5年前,墓主的外曾孙女李召明从古墓旁搬走。熊兴超说,王家大坟是10年前渝北区政府确定的区级重点文物,现由社区派专人看护。“古墓作为一个庞大的石刻建筑群,对于研究清史和石刻都有重要价值”,渝北区文管所刘所长说。

  老江北城变重庆“陆家嘴”

  “变了、全都变了”,11月7日,漫步江北城中央公园的聂诗荣说,索道和城门成了老江北城人记忆的坐标。已迁到南桥寺的聂诗荣原住三洞桥,当天她陪着两名外地客人到江北城游玩,她一边拍照留念,一边向客人介绍江北城正在发生的变化。“那是大剧院,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面积仅次于国家大剧院,旁边是科技馆,里面可以开仿真坦克看4D电影……”

  聂诗荣说,解放初,江北城水码头是嘉陵江北岸名符其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江北城设有商业系统的盐业、百货、烟酒、农贸、日杂、煤建等公司,还有重庆最大的公园———江北公园。繁华、热闹,但街道窄、房子矮。1966年,嘉陵江大桥通车后,观音桥、华新街两地很快起步发展。江北区城市建设重心迅速西移,江北城便渐渐冷落。

  江北城街道负责人说,1993年,市政府对江北城地块进行控规,江北嘴CBD2005年正式动工。江北嘴CBD其功能定位为现代金融商务区,必将成为引领两江新区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将会是重庆的“陆家嘴”。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数年前,江北嘴还是一个聚集了12万人、危旧房面积达122万㎡的老城,如今一个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正在江北嘴延伸。”

  一路遗迹

  国民党政治部 庙下挖洞躲战乱

  “龙头寺究竟是哪年修建的,没有准确的文史记载”,觉常法师说,根据出土的佛像上的文字推测,是明朝正德16年(1506年),距今500多年历史。龙头寺碑序还显示,国民党政治部曾在里面住过。寺庙下有了一个呈“C”形的防空洞,当地村民叫它“飞机洞”。曾到洞里玩耍过的村民李志华说,这个洞可容纳两三百人,有约2米多高。11月4日,在李志华的引领下,记者试着进入洞子,发现如今洞口杂草丛生,洞顶风化的岩石掉在洞里,洞子空间已不足1米。当地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洞子是抗战期间,国民党政治部为躲避敌机轰炸而挖的。

  风云人物

  大夏国皇帝明玉珍重庆称帝

  明玉珍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导人之一,公元1357年,明玉珍率军入川占领重庆,并于1363年在重庆称帝,建立大夏政权。随后,建立各项统治制度,赋税以十分取一,并开科取士。在其管辖范围内较早地实现了社会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366年,明玉珍死于重庆,史载“葬江水之北”。后明太祖朱元璋进攻四川灭大夏国。

  1982年,湮没数百年的明墓“睿陵”在江北上横街重庆织布厂的施工现场中被发现,当时工人从棺材里拿出大段黄色绸子全都丢进了垃圾场。直到后来发现了“玄宫之碑”,才知道那些绸子可能是龙袍,便把臭气熏天的衣服找回来,现存三峡博物馆。

  专家点评

  “这是重庆城市特色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

  “太典型了!这是重庆城市特色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昨日,重庆方言作家张老侃谈到这条线路上的历史遗迹连声说道。他说,在城市扩张和发展中,古今中外的文化元素都在这条线上得到传承、借鉴和交融。比如:最近几年快速发展起的龙头寺现代的交通和古代传统的“寺庙”;江北城含有西方色彩的现代歌剧院和中国传统古代的“城门”、“城墙”等等。一座城市的发展不能只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和宽阔的马路,还必须传承她本身固有的历史文脉。这条路上的历史足迹给城市发展留下了很好的注脚。

  本组稿件由记者 李双全 采写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