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采访时捡来“聋哑女儿” 今报老杨大爱创造生命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04:39  东方今报

  

采访时捡来“聋哑女儿”今报老杨大爱创造生命奇迹

  和“杨爸爸”在阳光下牵手,小颂玲心里充满了温暖

  【今日主角】东方今报社编委、社会新闻部主编 杨永平

  【感动热线】0371-65830000

  【感动事迹】

  从2006年7月24日到2010年11月10日,老杨用一份大爱,帮助守护一个聋哑女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为她打开了希望的大门。

  老杨——东方今报社编委、社会新闻部主编杨永平,今年41岁。他有个“聋哑女儿”叫汪颂玲,是个孤儿,是老杨4年前在一次采访活动中“捡”来的。

  从2006年7月24日到2010年11月10日,1570天,老杨用一份大爱,帮助这个“捡”来的聋哑女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送进学堂,为她打开了有声世界的大门。

  □今报记者 张英/文 闫善良/图

  ▲▲一次探望

  11月9日,初冬午后的阳光温暖地洒在人们的脸上。

  郑州市西站路郑州市育人学校的操场上,四年级学生、14岁的汪颂玲正在和同学们嬉戏。

  突然,看见“杨爸爸”来了,小颂玲变得有些腼腆,老杨亲昵地拉过小颂玲,用手比了比个儿:“呵,又长高了,也吃胖了。”

  学校的校长张展介绍说,颂玲学习很好,和同学相处也很好,“能听懂老师讲课,尤其是绘画,全校第一”。

  时光倒回4年前。

  那时的小颂玲黑瘦矮小,和母亲住在大别山深处的新县千斤乡戴湾村。小颂玲的身世很可怜,刚出生没几天就被父母遗弃,被不能生育的汪世忠夫妇收养。一岁时,养父母发现,她竟是个聋儿。

  2006年2月,养父汪世忠因肺癌去世,养母也患有气管炎和肺气肿,丧失劳动能力。

  如果按照命运的残酷逻辑:小颂玲不能上学,无法正常认知这个世界,母亲时日不多,她将孤苦无依地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

  偶然的一天,幸运之光终于照在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身上——老杨来了。

  ▲▲一个决定

  2006年7月24日,杨永平受报社委派,在新县的采访中发现了小颂玲。这一年,小颂玲10岁。

  干瘦黑小,是老杨对小颂玲的第一印象,她孤苦的身世,让老杨同情。“但真正打动我,让我震惊的是孩子的6个作业本,抄写的全是小学语文、数学教材。”老杨说。

  因为失聪,小颂玲进了几天学堂就被送回来。于是,在照顾生病的母亲之余,小颂玲借来村里孩子不用的书本,一笔一笔“描”,“画”出厚厚6本语文和数学。“她并不懂文字的真正含义。”老杨意识到,失聪的小颂玲其实与这个世界已处于“失散”和“隔离”状态。

  她的世界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不应该一直生活在一种“黑暗”中,她应该回归到常人的世界。

  “她对知识的渴望打动了我,也只有知识的光芒,才能驱散她世界的黑暗。”老杨说。

  那一瞬间,同样是一个女儿父亲的老杨,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带小颂玲回郑州,看能不能医治她的“哑巴”。

  ▲▲一份惊喜

  老杨清楚地记得,回郑州的路上,小颂玲第一次坐轿车的惊奇,景物飞快从眼前倒退,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大。

  在省聋儿康复教育研究中心,老杨第一次知道一个常识:聋儿其实并非天生哑巴,只是因为听不到,丧失了学习说话的能力,他们在智力上都是正常的孩子。

  测试那天,当听音器戴到小颂玲耳朵上时,她的脸上出现了恐惧。多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突如其来的“怪音”,让她极度不适。

  老杨惊喜:这个孩子还有残余听力。也就是说,佩戴助听器,经过康复训练,也许她能开口说话。

  2006年8月,老杨再赴新县,这次的目的,是想做通她母亲的工作,让小颂玲留在郑州做康复训练,让她开口说话。

  随后,老杨开始在网上、朋友堆里化缘,众多爱心汇集,小颂玲终于戴上自己的助听器,“听到”了这个世界。

  ▲▲一个奇迹

  老杨找到郑州未来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创办人陈苗苗老师,这个富有爱心的姑娘,答应一切免费,包括食宿。

  经过千万次的训练,小颂玲不到3个月,学会了汉语拼音,并很快学会识字朗读。

  2007年2月12日,小颂玲回家过年。离家半年,小颂玲没见到妈妈。

  “妈妈……”小颂玲和妈妈抱到一起,泪雨滂沱。

  10年了,第一次听女儿当面喊自己“妈妈”,妈妈抱着女儿,泪流不已。

  回到家,她指着熟悉的动物说着“猪、牛、母鸡……”

  妈妈拿出爸爸生前的照片,“爸爸,汪世忠,睡了。”小颂玲说着,眼角发红。

  小颂玲能喊“爸爸”了,只是她的爸爸再也听不到了。

  家乡的小伙伴也来看颂玲,他们一起唱起了儿歌《泥娃娃》:

  泥娃娃,泥娃娃

  也有那鼻子也有那嘴巴

  嘴巴不说话……

  石头没开花,“泥娃娃”小颂玲开口说话了。

  2008年秋天,经过两年语训,小颂玲在老杨和陈苗苗老师的帮助下,走进郑州市育人学校,插班读二年级。

  ■ 记者手记

  一个记者的责任

  老杨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领导,没听他主动提起过小颂玲的事儿。

  4年里,他默默做了多少,其实,没多少人知道。

  这篇报道感觉很不好写,“熟人眼里无英雄”。但我也知道,一个记者,报道弱者,报道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但像老杨这样,把一个报道对象从此当成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义务,温暖、激情不随时间的流逝而稀释,真的不多。

  老杨说,当年作决定的那一刻,想起了美国的苏利文老师。

  海伦凯勒是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7岁女童,苏利文老师来到她的家,教会她无数单词,但她不知道是啥意思,一次偶然洗手时,水从海伦手上流过,苏利文在她手心不停写着“water”。犹如黑暗夜空里的一道闪电,海伦终于明白,老师让她写的“water”就是从手上流过的温柔的液体。海伦最终成为一个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没有苏利文,就不会有后来的海伦。

  从“画”字到“认”字;从写“妈妈”到喊“妈妈”,背后老杨付出了很多。

  老杨很谦虚,说自己并不是那个教会她说话的人,但从无声世界到有声世界,从黑暗到光明,他是那个一直用爱给小颂玲引路的人。

  更不幸的是,小颂玲的妈妈在今年6月去世,她已经是一个孤儿。

  孩子的明天在哪里?这是老杨现在最熬煎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