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白恩培西双版纳调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07:57  云南网

  

白恩培西双版纳调研

  10日,白恩培在勐海县石斛培育基地调研。[记者 杨 峥摄]

  昨日,省委书记白恩培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应楠陪同下,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调研。

  “老百姓种汉麻的收入怎样?”在汉麻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白恩培看完生产线后问道。“每亩有1000多元。”西双版纳州州委书记江普生回答,“汉麻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老百姓都在山坡地种,这样的地以前种包谷每亩也就两三百元。”“每亩增收七八百元,不错。”白恩培笑着说。

  这是白恩培第三次到汉麻公司。如今的汉麻公司已从昔日的铁皮工棚变身为花园厂房,建立了种植基地,拥有了一条高科技含量、年生产能力2000吨的汉麻纤维生产流水线,开发出麻袜、内衣、衬衫、服装、家纺等产品。当白恩培得知汉麻公司的生产原料有一半尚需从外省购进时说:“云南山区面积大,种汉麻能为山区的老百姓多一条增收的路子。”白恩培叮嘱汉麻公司负责人:“老百姓种汉麻收入是比种包谷多,但1000多元的收入不算高,要保证原料供应,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他鼓励汉麻公司一定要做好产业链的终端,“只有企业效益提高了,才有实力反哺农户。”

  “这里的石斛11个月左右就长成了,平均亩产4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500元,那亩产值就是20万元喽!”在光明食品集团云南石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这笔账算得让白恩培分外高兴。

  “租1亩地1年要付给农民多少钱?”

  “差不多1000元。”

  “农民在这里劳动一天挣多少钱?”

  “40元。”

  “驯化苗卖给群众多少钱?”

  “1丛3苗2元钱。”

  “老百姓建一亩简易的大棚需要多少钱?”

  “2万多元。”

  在一个个现代化种植大棚里,白恩培看得仔细,问得认真。当他得知驯化苗当年就能采摘,而且能连续采摘3到5年时,高兴地连连称好。

  “在发展生物产业中,农民与企业的关系有很多种,比较理想的是农民以土地入股,公司租用土地付租金,农民获得第一笔收入;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挣工资,获得第二笔收入;企业效益好了,农民得到分红,有了第三笔收入。” 白恩培说:“一定要让农民有积极性,企业才能有发展。”

  气相色谱室、液相色谱室、微生物室、理化处理室……在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唯一的普洱茶博士后工作站让白恩培很感兴趣。“云南的茶可分四类,滇红、绿茶、传统普洱和科技普洱,同时存在且都有发展的空间。在做好基地建设、加工工艺技术提升的同时,一定要给传统产业赋予现代元素。比如企业可以发展现代仓储业,建立适宜普洱茶自然发酵的专业仓库,为大客户提供一条龙的现代化仓储配送服务,这既是企业的一条生财之道,也满足了消费者的特殊需求。”

  “我省现有茶叶种植面积55万亩,年产量才20万吨,中低产茶园改造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手段。”白恩培要求勐海茶厂要“在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上下功夫,为全省中低产茶园改造摸索经验。”

  “这3家企业都不错。发展生物产业一定要有大的龙头企业带动,要扶持大企业,千万不能撒胡椒面。大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更明显。”调研结束,在返程的车上,白恩培对随行的地方干部说。

  记者 谭晶纯(云南日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