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张全友)11月3日,在经历3年多的快速发展后,武汉大学中国边界研究院正式挂牌。作为国内唯一专门从事边界问题研究的机构,该研究院依托武汉大学在国际法、测绘遥感和世界史等众多学科上的优势,对国家外交事务工作的作用已逐渐显现。
今年是武汉大学合校十周年。年初,武大成功整合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计算中心,组成新的计算机学院,揭开了该校计算机大学科发展的新篇章。与此同时,武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相继揭开“红盖头”。
十年跨越,硕果累累。据统计,合校以来,武大共撤销了40多个单一学科的研究所,组建了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复杂科学研究中心、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等60多个以跨学科为特征的科研平台。此外,诸如中国边界研究院、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等一批与省部共建的跨学科研究机构竞相成立。
厚积而薄发。在新武大,一幅“大学科”发展的美妙蓝图已雏形初具。
首倡大学科新理念
2001年是新武大的“元年”。元旦刚过,一项名为“推进实质性融合、铸造新世纪辉煌”的标志性大行动,在各方关注中重拳出击——1月3日,学校公布了学科重组和院系调整方案,将原有49个学院和直属系,调整为6个学部28个学院。
新的重组调整方案体现了优、新、特三个特点。经过学科重组,学校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提供了发展空间。由于合校后多学科综合优势更加突出,合校后不久,学校即获准20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并建立了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
2002年9月,武大召开全校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在这场被称为“事关学校发展前途的大会”上,学校首次提出了“大学科建设”的全新理念。
学校确定了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确立了通过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上质量、上水平,从而全面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会议提出的“大学科建设”新理念,极大地统一和提升了全校师生对学科建设的认识。
在大学科视野里,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学校加强顶层设计,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科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跨学科发展的新思路
“谁站在跨学科的制高点上,谁就能赢得学科发展的未来”。强调学科间交叉融合,用整体思维把握世界,用综合方法分析社会,用交叉手段解决问题,是大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跨学科已然成为未来我国学科发展的新思路,那么,跨学科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何在?
确立经常性的跨学科对话机制,引导不同学科的学者走出来、坐下来、谈起来,加强不同学科间的理解和沟通,实现不同学科视野、学科方法、学科文化的交叉和渗透,是推动跨学科发展的前提所在。
珞珈论坛正是武大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其分论坛“珞珈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自2006年12月开办以来已成功举办9期,每期围绕一个共同关心的社会热点或学科前沿问题展开互动式、启发式研讨,每次都能吸引30多位不同学术视野、学术经验和学术气质的青年学者进行“对话”,已成为武大青年学者保持跨学科对话的经常性机制。
这种跨学科的研讨体系,打破了严格的学科界线,促进学科整合和整体性研究,激励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共享信息,也能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上互相启发,往往能够激励新思路,激发出许多真知灼见。
以问题为中心,以项目为纽带,会聚多学科人才,进行密切协作,开展联合攻关,推出有重大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的跨学科成果,是推动跨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
早在2003年,武大开展的跨学科SARS对策研究,便开国内高校之先河。学校集中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生态学等领域的一批教授,人文社科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协同展开,采取跨学科、跨部门联合攻关的研究方式,就SARS对我国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作出了科学客观的分析,提供了科学对策与建议。
武大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而且越来越重视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2007年,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为主,联合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国际关系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跨学科研究,成功申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软实力建设及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
拓展多学科发展新空间
在大学科的视野下开展跨学科对话和联合攻关,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和行政壁垒,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合校后的武大,学科门类齐全,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优势,它提供了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和集成,学科与科技创新,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巨大空间。
在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武大专家正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测绘遥感技术,为壁画等艺术品标注精确数字。“数字敦煌”这一大型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还集中了历史、建筑等多学科优势。
2008年入选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充分整合了历史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物理 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医学院等学院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是一个集文、理、工、医为一体、以考古学为核心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也是目前武汉大学学科交叉密度最大的一个大型跨学科研究机构。
一批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构建,打破了学院、学科壁垒,探索出跨地区、跨专业、跨部门的研究体制,形成了学科建设新的特色和亮点。仅2009年,武汉大学就有首个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汉语国际推广基地、首个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研究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集成优势学科、整合学科资源的多个跨学科平台相继亮相。
近年来,凭借国家“985”工程建设的东风,学校构筑了一批跨理、工、人文、社科、医学学科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平台,武大又先后组建了12个跨学科平台的拓展建设项目,促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准的学科会聚。
目前,武大已经从原来的单一学科立项,发展到后来主要针对同一学科门类的整合平台和基地,到如今形成了跨多个学科门类构建更大平台和基地的学科建设模式。在大学科的蓝图里,武汉大学还将继续绘就新的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