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搅动物价的游资要堵也要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2日02:55  华龙网-重庆商报

  本报评论员 刘凤羽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系年内首次突破4%,创24个月新高。这一涨幅也远超此前的机构预测。

  CPI涨幅8月冲至3.5%,9月再达3.6%,10月更是坐火箭飙升至4.4%,抽象数字的背后,是公众对诸多商品价格“此起彼伏、轮番上涨”的直观感受。物价上涨正刺激着公众的敏感神经,“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苹什么”等新词的相继诞生,就是饮食男女面对物价涨势“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无奈调侃。

  虽然,国家统计局否认中国已进入全面通胀时代,但国家发改委监测发现10月蔬菜、粮油、肉类等31个产品中,80%的价格较9月上涨,这表明物价上涨压力正进一步凝聚,已对百姓生活造成影响,凸显民生压力。

  而随着物价上涨、通胀预期加强,对此轮物价上涨的原因探索,学界也已从结构性、翘尾因素等传统原因走向深入,其中就指向货币超发外溢形成热钱、游资,最终引致通胀。

  事实也是,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经济也未过热;且近期灾害不多,收获的季节农产品不应很短缺。如无热钱、游资作祟,物价怎会如此坚挺。

  而从这两年中国的发展看,为应对金融危机,两年来银行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7万亿元,由此广义货币供应(M2)增速在去年年中被推升至30%以上的历史高点。货币超发,热钱、游资乱窜,直接导致房价最先飙升,至今仍高高在上不愿落下;随着股市低迷,楼市持续调控,一部分热钱、游资涌向农产品市场,致使绿豆、大蒜、生姜等价格上涨背后都出现游资的身影,引领CPI连月冲高。

  虽然,学界的说法遭到有关官员反对,但从最近两天种种迹象看,这一说法实际上已受到高层关注,并开始正视货币超发的问题:

  10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货币发行过量、热钱炒作等四大原因是造成本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11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前10月我国新增贷款接近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规模已近70万亿元,超过美国位居全球首位;

  11日,新华社撰文称,超发的货币在物价上涨中正扮演着越来越明显的推手作用。

  而就在10月份CPI涨幅公布的前夜,央行宣布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再祭这一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望冻结资金逾3500亿元。扎紧银行钱袋,显示的是高层抑制通胀的决心,难道不也释放出紧缩流动性、严防热钱的信号吗?

  大量热钱、游资正首次与物价相碰撞,高层收紧货币,加大投机者炒作成本,是重视通胀和物价的表现。但调高准备金率,真的就能解决热钱、游资乱窜吗?换言之,“堵”的方式真能让物价应声而落吗?

  曾经,股市楼市是吸纳超额货币的蓄水池;如今,一些资金从股市楼市外溢而出,在农产品市场等地四处泛滥。就像治水一样,仅靠“堵”,未必是最好办法,还应有“疏”的方式,为乱窜的热钱、游资留下出口。控制物价、抑制通胀,还应有更多的办法才对。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