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DP【闯关】后的民生共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2日04:32  汉网-长江日报

  I

  记者李俊

  昨天是家住江汉区唐蔡社区的陈晓琴一家寻常的一天。

  清晨7时30分,她到楼下的免费自行车租借点,借了一辆自行车,骑到单位附近的租车点归还,上班。

  她的父亲陈达则怀揣每年可免费乘坐730次的老年人公交IC卡,免费乘坐公交车送外孙女秦晴上学。秦晴和其他武汉孩子一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全部“免单”。

  武汉“十一五”纲要明确提出:“形成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和谐社会发展格局。”近5年来,“免费”成为武汉城市公共服务中频繁出现的字眼。

  2007年,l50所中小学校计算机室假期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2008年,市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全市公厕免费;

  2009年,投放免费公共自行车、三镇广设租借服务点;

  20l0年,为48l2名残疾人免费实施复明手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武汉GDP在“十一五”连闯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增长型城市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人到解决民生问题之中。

  这5年间,武汉的“民生指数”不断刷新———在促进就业方面,全市为吸纳就业较多的企业和自主就业的个人减免税收近6亿元,落实各项补贴资金l8亿元,累计筹措就业专项资金23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l%,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9.72万人。

  全市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保险294万人,医疗保险509万人,失业保险l20万人,工伤保险l56万人,生育保险l78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6万人。

  全市投人4.5亿元,通过配房租赁、租金补贴、租金核减三种方式,全面实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8平方米以下最低收人家庭住房“应保尽保”。

  全市发放低保金l8.6亿元,救助城乡贫困户l.7亿人次。

  ……

  民生问题,牵动社情民意。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搭建沟通渠道,倾听民生诉求,破解百姓身边难题。

  矛盾在沟通中化解,和谐在勇于担当中显现。5年间,武汉“行风连线”在全市各大媒体开播、开栏。57个市直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先后参与,累计办理群众咨询、投诉l万多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5年来,江城遵循“普惠、扶困、量力、当年”的原则,围绕群众最迫切的民生需求,公开征集、确定十件实事,纳人来年《政府工作报告》。

  市民期望更多的安全感,25万个“电子眼”如卫士般昼夜守护三镇居民的安全。

  城市进人老龄化,“十分钟养老圈”让江城l30万老人步行不超过十分钟就能找到一家养老服务中心。

  群众烦恼“看病难”,“l5分钟便民医疗圈”织就一张健康防护网,小病在家门口就能诊治。

  蔡甸区张湾街熊岭村低保户程超家的旧房子在3个月前的洪灾中倒塌了,市委、市政府帮他和全市3000多倒房户建起了新居。今年l0月l日,程超将一幅喜气洋洋的对联贴在新居大门上:“感党恩百姓得安居,谢政府平民可乐业。”

  一点一滴的民生改善,源源不断的关怀扶助,奠定了社会秩序稳定和谐的基础。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