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哥种的不是菜是焦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3日06:07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哥种的不是菜是焦虑

  虚拟网络的菜园子可谓雨后春笋,广大“菜农”乐此不疲,还有网民为“偷菜”不惜起早摸黑。种菜,从真实的土地里蹿到了网络上,如今有人又从网络回到现实,这几天有关小区“楼顶菜园”、“绿化带菜地”的新闻接连出现,颇有点耐人寻味。

  □本报首席评论员 王国荣

  据《现代快报》昨日报道,常州一小区居民在顶楼种了青菜、豆苗、香菜、香葱及冬青、吊兰等六七十盆蔬菜和花卉,整个顶楼绿油油一片,俨然是个“空中菜园”。尽管引起个别邻居不悦,但空地利用,既绿化环境,又蔬菜自给,只要管理收拾得当,不影响其他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不是什么坏事情,也可看作是一种闲情逸致。

  不过,像本报11月11日A6版报道的,有居民在杭州人和家园小区门口的几十平方米绿化带里种蔬菜,把公共绿地变成“私家菜园”就不对了,绿化部门理所当然要责令其恢复原状。无独有偶。《华西都市报》11月10日报道,海南琼海有市民在市区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上“垦荒”种菜,种有叶菜、豆角、地瓜等作物,种菜的一些居民说,眼下菜价涨得厉害,他们只好“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都是菜价太贵惹的祸。如果“楼顶菜园”还能为大多数人接受,那么多地发生“绿化带种菜”就有些令人不安了。这事看起来很小,但它恰恰透露出眼下公众对物价飞涨的焦虑,对通胀的无比焦虑,以至于,一些居民焦虑得想以“种菜”来抗衡高价蔬菜。在这种普遍焦虑症中,我们似乎窥见到,调控和抵御通胀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在此语境之下,公众自然要条件反射,甚至愈加对此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望。

  毕竟城市绿化带不是广漠田野,即便再多些绿化带和顶楼种菜,也只能应对一时,惠及一小众。当然,如果能像《第一财经日报》昨日报道的,部分省级机关单位、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或个人自发组织在城郊租上大小不等的土地,雇上一些农民,形成自供或特供蔬菜、家禽等食品基地,那倒是能起到抑制食品价格上涨的作用。但是,这一波的种菜风据说主要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现状的忧虑而为的,当然同时也不免为经济实惠考虑的。

  遗憾的是,普通市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没有这个口福天天享用无公害蔬菜,要想在顶楼盆栽一些自给也不怎么现实,要想偷偷在绿化带种一点更不允许,更别梦想有城郊租地、雇菜农那样自供自足的强势条件。就如同《人民日报》前天刊文指出的:收入差距加大导致的被剥夺感,社会竞争中的不公平感,以及面对权力寻租的无助感,交织成全社会的“弱势心理”,国民的“弱势感”正在蔓延。我想,公众在对通胀焦虑的同时,也加速了“弱势感”的蔓延。

  要想消除或减轻公众对通胀的焦虑,关键还要靠政府“给力”。有报道说,发改委或将对低收入人群再次发放物价补贴,以对抗飞涨的物价,让低收入者不至于降低生活标准。与此同时,福州首次开始实行蔬菜限价令,以求遏制农产品的过快上涨。这是好消息,至少能稳住市场的动荡,打击投机炒作,也值得各大城市借鉴。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