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式秘书》不一样的官场小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4日03:00  现代快报

  

《中国式秘书》不一样的官场小说
《中国式秘书》不一样的官场小说

  时下的官场小说,反腐往往成为或明或暗的主线,通过对权力场中决策者的刻画来描写官场,成为官场小说的基本模式。而天津人民出版社在2010新年伊始重磅推出的《中国式秘书》则反其道而行之,从小人物着手,从刻画官场中非主流人物日常工作的琐碎细微处着手,让读者了解官场底层职员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从而品味职业成长中那份淡淡的苦涩。近日,记者专访了该书作者丁邦文,听他来谈谈《中国式秘书》创作过程的个中滋味。

  □快报记者 应嘉轩

  初

  谈

  衷

  这是多年以来憋在心里的话

  《中国式秘书》以副市长秘书黄一平这个“小人物”为切入点,展现的却是整个“中国式”官场生态。故事围绕政府换届、市长竞选展开,详细描述了阳城市官场的日常情状,对纷繁复杂、撕扯不清的人际关系网有着从容而透彻的叙述,将官员、富商、学者、记者等诸色人等交织成的官场“生态图”呈献给读者。作品深刻揭示了少数官员精于权术、长于计谋、一心追求官位与私利的阴险、丑恶嘴脸,也将秘书这一特殊职业的无奈、可怜、悲哀描画得淋漓尽致。

  书中的主角黄一平,是众多热心于追随某个“靠山”并藉此飞黄腾达的秘书们的一个缩影。他职位不高,却谙熟于官场潜规则,游走于权力核心,舞蹈在官场利益与角斗的双面刃上。他的忠诚,他的投入,他的聪明才智,如果一切都能置于阳光之下,用其所当,本可以成就一番不错的事业。可是,因为秘书这个特殊的职业,因为他和领导冯开岭那样一种畸形的关系,使他的忠诚、投入、聪明更多地活跃在阴暗之中,也最终造就了他悲惨的结局。

  不少人在读过这部小说之后,不觉“惊出一身冷汗”。说到这部由自己创作出的让别人出了“一身冷汗”的作品,丁邦文表示,虽然书里的人物和故事背景大多都是虚构的。但很多细节及故事发生的脉络关系,都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关。这本书,某个程度上也说出了自己多年来憋在心里的话。“我曾在省、市领导机关从事多年秘书工作。虽然现在早已离开,但那些年的经历,所看到的、所感受的事情,我觉得我必须写下来才畅快。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是里面可以包含我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感悟。那么多年憋着的话,我需要一个出口,说个痛快。”

  书

  谈

  名

  其实我最希望它叫《唇齿》

  刚拿到《中国式秘书》这本书,很多人都会问丁邦文:“《中国式秘书》,起这么大一个名,真的能概括出全中国的秘书吗?”每当这个时候,丁邦文总会无奈地边笑边回答:“我也希望自己有那样的能力,可这么有魄力的书名不是我起的,是出版社做的主。虽然我并不反对这个书名,但是我更喜欢另一个名字,叫做《唇齿》。”

  丁邦文向记者介绍道,《唇齿》的灵感,应是得自于该书第三页冯开岭的一番讲话。“在那段讲话里,作为一个曾在省委、市委领导身边工作多年的老秘书,冯开岭对秘书岗位的体会尤深,心得尤精。特别在讲到领导与秘书的关系时,反复使用了两个成语来形容两者的关系——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人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像嘴和齿一样,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所以,唯有唇齿这个词,更显出功利的味道,更显出纠结的关系,就像在这本书里我所想表达的东西一样。”

  虽然书名没有如愿叫做《唇齿》,但《中国式秘书》依旧交出了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自登陆新浪读书原创连载以来,日点击量过万,连续数周高居榜首,并引发网友对如何做一个合格秘书的热议。丁邦文认为:好的秘书,与一位称职的工人、士兵、老师无异。秘书与上级,纯属工作关系,应该彼此真诚以待。

  意

  谈

  图

  反映秘书的独特生存状态

  很多读者在“中国式秘书”黄一平身上,看到了“沪上首秘”秦裕、“河北省第一秘”李真的影子。同时,由于都是以秘书作为主人公的官场小说,《中国式秘书》常被拿来与王晓方的《市长秘书》作比较。关于这一点,该书的责任编辑沈海涛认为:“《市长秘书》的作者王晓方,是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写成小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而《中国式秘书》的作者丁邦文,是用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当今中国秘书的众生相,更着意于社会意义的深度挖掘。两者其实是很不同的。”

  丁邦文也表示,这本书绝对没有刻意隐射任何人,但你还是从中找到很多人的影子。他说,在“中国式秘书”黄一平的身上,既有秦裕、李真们的影子,又不完全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通过黄一平这一典型形象,人们能够非常清晰地透视到中国官场的一角,完整反映出秘书群体独特的生存状态,准确把握出‘中国式秘书’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也正因如此,才有评论家在认可“这是一部缩微版的官场‘巨著’”的同时,担心该书会不会被读成官场登龙术或者厚黑学教科书。“不过我个人倒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除了实践摸索外,到哪里能便捷地补上这一课呢?前段时间热播的《潜伏》不也被很多人当做办公室兵法看吗?可你觉得有用吗?”

  创

  谈

  作

  官场小说很多,也可以很好

  “官场小说”是类型化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品类,发展尤其迅猛,影响也日渐扩大。据了解,在“新浪读书频道”的文学图书点击总排行中,“官场小说”仅次于“都市小说”,排在第二位,在排行榜前30位热门图书中,“官场小说”占了8种,占四分之一强。仅2009年1至3月间,“官场小说”的品种就达123种,超过了2008全年的118种。“官场小说”的市场热销与持续升温,显然已是不争的事实。

  “‘并非只要是官场小说,就意味着好看、畅销。但《中国式秘书》一书捧上手,却是再也放不下来,非要一口气读完才肯罢休。’这是读者对书的评价,也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丁邦文告诉记者,官场小说这几年发展太快,自己在写这个题材时也会考虑类似的小说是不是太多了。可是转念一想,多怕什么?够好就可以了!“我最初写的时候,其实没想过要写个几部曲形式的。但很多读者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官场小说的喜爱,对《中国式秘书》的喜爱,我才又动笔,开始写了第二部。现在我在构思第三部。三部,应该可以完结这个故事。”丁邦文表示,无论“第三部”卖得多好,也不会再往下写了,因为故事总有结束的时候。

  丁邦文也表示,很多人对官场小说太多会泛滥的担心大可不必。“官场小说红了有十几年了吧。它这么红,就是因为读者们都喜欢看啊。我们应该允许各种作品存在的可能性。那些不好的作品,经过读者的检验自然会被淘汰、抛弃。我不会因为这个题材太多就有顾虑,就遏制自己创作的欲望。官场小说很多,但也可以很好。”

  打

  谈

  算

  不会再写官场小说了

  《中国式秘书》一经出版,就在广大读者中反响强烈。该书在新浪网连载不到两个月,点击量超过800万人次,连续数周位居排行榜前列;今年1月中旬上架发行仅一个多月,已经加印8次,市场销势不俗;在“新浪中国2010年1月好书榜”上,被评为文学官场类好书,其中“网友榜”6项指标中,位列点击、投票、畅销、收藏等4项第一。有人称这部书是“缩微版的官场巨著”,也有人称之为当今“官场教科书”。

  初次写官场小说,就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那么丁邦文的下一部作品,是不是也是官场小说呢?对此,丁邦文否定了。“不是一种题材我做好了,我就必须一直做下去。任何人都需要创新,读者也需要新鲜的东西。至于下一步作品写什么,我也没有想好,但一定是新鲜的玩意,大家敬请期待吧。”

  》

  柒声音

  不落俗套

  所以好看

  是否具有扎实的生活根基,能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创作,决定着“官场小说”的品位高下、质量优劣。

  《中国式秘书》的作者丁邦文做过农民,穿过军装,当过警察,曾经在省、市领导机关从事过多年秘书工作,现身居某党报领导层。

  作者的丰富经历和官场背景,使小说中对于官场的细节描写相当真实,度的把握准确到位,且讲述了很多官场中人所必备的生存技巧,这为一般作者所不具备,也是小说被很多读者追捧的原因。

  同时,从作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的写作态度相当严谨,并且不随大流、落俗套。

  当前,在堪称泛滥的“官场小说”中,有两种倾向非常令人担忧:一是大量作品往往只关注腐败表象,热衷于对官场不正之风的渲染、夸大、猎奇甚至庸俗性描写,而忽视了对其中缘由、根源、规律的追索,更加忽略对人物内心冲突、心路历程的深思与反问;二是片面迎合了社会上少数人的“仇富”“仇官”心理,对于官场采取全盘怀疑、全面否定的态度……如此,便造成当下“官场小说”陷于日益逼仄的境地,好多作品题材千篇一律,内容雷同,读之令人厌烦。

  《中国式秘书》则不然。不难看出,作者是以同情、悲悯而不是讽刺挖苦、幸灾乐祸的心态,通过黄一平这一文学形象,写出了当今中国秘书的众生相,在描绘官场外在形态的同时,更着意于社会意义的深度挖掘。作品从情节设置、人物刻画,到细节描写、语言风格,无不具有鲜明个性,蕴含的警示、教益意义更是非同一般。

  这样的小说,就像一面镜子,一根鞭子,对于净化、规范官场生态,其作用不可低估。

  方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