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范敬宜的新闻生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4日13:37  深圳特区报

  

范敬宜的新闻生涯
2004年7月26日,范敬宜做客新华网。 (新华)
范敬宜的新闻生涯
范敬宜先生的书画作品。(任民)

  “人之初”就与新闻有缘

  从禀赋来说,范敬宜当是古人所谓“三绝”式人物——诗、书、画无不精妙。

  幼时,他曾师从上海著名画家、吴门画派传人樊伯炎先生学画,已故著名画家王个簃先生当年看了他的习作后作出如此评价:“此生将来必夺我画人一席地。”

  范敬宜自辩说,他不是画家,不是书法家,更不是诗人,只是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诗书画,“余事”而已。三个“不是”自是谦言,“老新闻工作者”的“历史”则能追溯到60多年前。

  范敬宜对新闻工作有着天生的情结。他儿时多病,常被母亲锁在家里,从窗口看着别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堂。为打发寂寞难耐的时光,他学着当时的《申报》和《大公报》自办了一张家庭手抄小报,标题、内容、版式,看起来像模像样,起名《静园新闻》,因其居住在上海一个叫“静园”的弄堂里。报纸的内容为邻里小事,读者也是左邻右舍,不过是“秘密发行”的。

  与新闻结下不了情

  范敬宜走上新闻道路,是在全国一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浪声中。当时他刚刚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灯红酒绿的大都市、优越的工作条件没能留住他的心,强烈的爱国热情使他“把诗情画意都轻放”,毅然投身于布满烽烟的白山黑水间,拿起笔作刀枪,成了《东北日报》(1954年大区撤销后改为《辽宁日报》)的一名新闻战士。从此,也与新闻结下不了情。

  在辽报工作期间,他历经坎坷,一顶“右派”的帽子压了他20多年,酸甜苦辣常人难以想象,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度过了那段难熬的岁月。和中国大多数人一样,改革开放成为他事业新的起点。1984年,组织上大概是考虑到他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将他调京担任国家外文出版局局长。他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不久,又转回本行,当上《经济日报》的总编辑。1993年,当他已是63岁的时候,又成为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的老总,至此可谓达到他新闻事业的巅峰。

  不少了解范敬宜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对新闻岂止是喜欢,简直爱到了“酷”的地步。

  记得他到人民日报的第一天,在欢迎会上讲了自己对新闻工作痴心不改的真情实感。1975年10月,他随一批农村干部到大寨取经,路过北京时进城到王府井大街的人民日报社看望老同志,没想到那天是星期日,找不到人。那时天色已晚,只好在人民日报社门口的报栏前看了一夜的报纸。当他望着报社一个个灯火通明的窗口,不禁感触万分,心想:在这里工作的人该有多幸福啊。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到这里当一名记者,一定会拼命干好!

  在清华续写新闻新篇

  范敬宜做梦也想不到,10年后他竟会“入主”在人民日报原址办起来的经济日报,过了8年之后,又成为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命运的戏剧性变化,使他更加珍爱今天,更加珍爱自己的职业。

  正因为这份酷爱,他重新走上新闻岗位后,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新闻事业之中,成就了一番令人瞩目的事业。

  1998年,他即将离开工作了5年的人民日报,要去全国人大常委会任职了,一首七律《告别人民日报诸同志》,流露出他对人民日报更是对新闻事业的惜别之情:

  五载共舟情至深,骊歌一曲意难分。

  风晨雨夕赖相持,剑气箫心喜共鸣。

  虽有豪情胜旧日,愧无佳绩酬知音。

  唯将一语寄朋辈,海阔天空任纵横。

  离开人民日报,不少人以为范敬宜就此将淡出新闻界了。但没过多久,人们发现《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出现了一个名为“敬宜笔记”的随笔专栏,至今已持续将近三年,并已结集出版。文章大多为千字文,文笔清新自然,读来犹如与老友倾心交谈。且文章大多为对“刚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有感而发,颇具时效性。

  岂能说范敬宜已淡出“新闻”?

  《敬宜笔记》还未画上句号,他在人民日报社就开始的新闻教育事业在清华又有了续篇。看来,他此生只能是交给新闻事业了。

  然而,当有人问起几十年来他从事新闻工作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时,他不是谈自己曾组织以及经历过的重大报道战役,而是动情地说了一句话:“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摘自《传播学论坛》)

  相关链接

  提高批评艺术

  范敬宜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谈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百姓很关心的话题,怎样做好舆论监督,又是新闻单位很重视的问题。2000年3月10日“两会”期间,记者就这个问题专门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敬宜,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怎样做好舆论监督问题。

  范敬宜说,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方面,要想真正做好,并非易事。范敬宜说,以往的经验说明,有关舆论监督报道的争议,不是出在与事实不符上,而往往是出在记者或编辑对法律了解不够,研究不深,在报道上会出现个别地方被别人抓住辫子,从而钻空子的情况。

  范敬宜提出,有时越是在舆论监督比较难做好的情况下,越应该讲究其方式方法。也就是说,批评报道有很多的艺术和方法。

  范敬宜说,怎样做好舆论监督,这就要面对我们的国情与社会现实,来处理好可能会发生的矛盾。要提高我们舆论监督的艺术,不能脱离历史的客观环境。

  离基层越近

  离真理越近

  ——范敬宜谈新闻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2004年3月在清华大学与新闻本科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座谈。

  范敬宜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但现在这种传统受到了冲击。我们提倡生动活泼的文风,但现在的新闻炒作、夸大,有很多的痞子味、流氓气。

  有些报道夸大到荒谬的地步。以前有些报纸联合采访优秀法官谭彦。有的写:“一辆救护车呜呜叫着,从法院里开出来。路上的行人停下脚步,担心地说,恐怕是我们的谭法官又病了。”真是胡说八道。还有的说他“肺部烂得像蜘蛛网一样”,一点医学常识都没有,人要那样还能活吗?还有的说他身体虚弱,“办公室在5楼,他每天上班就像爬万里长城一样。”那可见了鬼了,每天都要爬万里长城?如果真是那样,那他的领导也太不是人了,就不能给他调换到一楼来?

  改革开放之初,报纸一窝蜂地报道农民富了,这个万元户,那个万元户,好像全国农村都是万元户,新华社驻黑龙江的一个记者写了篇文章,说要正确认识农民的富裕程度,要认识到有些农民确实富了,但有些农民还很穷。后来,他的报道引起重视,被当作党中央的文件下发到各省。

  作为记者,要抓住重大主题,牵动千万人的心,必须和实际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我经常对年轻人说,不能老盯着那0.2平方公里——我指的是王府井那一带,而要看到960万平方公里。很多年轻人家庭条件不错,进大学,进大报,他眼里看到的只是王府井。

  当年刚做记者时,我虽然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但认为自己文字不错,自视甚高,写文章很花哨。看完芭蕾舞演出,用力写了一篇报道。同事看了说:“范敬宜形容词可真多!”“擦粉太厚,未必是美。”把我气得哟。后来再回头干新闻工作时,就不一样了,因为我在基层呆了20多年。

  1978年,我落实政策回到辽宁日报,人家谁也不要我。填工作证时,我什么身份也没有,连个助理编辑也不是。人事处长说:“就给你填个‘干部’吧。”我就拿这么个“干部”身份去采访。当我写出我最重要的报道时,我什么身份也没有。当我后来什么身份都有了,连我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个身份时,却再也写不出有分量的报道了。

  (摘自《新闻记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