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证”风波考量政策智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06:47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急刹车还是缓靠边

  “红证”风波考量政策智慧

  □本报记者 解亮

  安置留地,指按征收土地面积的一定比例,返回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国有土地。根据省政府有关通知,原则上返回比例为10%,特殊情况不超过15%。

  返还这些土地的本意是,一部分用于为农民建房,改善居住条件,另一部分用于村集体搞商业服务业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收入和长远生计问题。

  回过头来看,由安置留地引发的“红证”风波,诸多问题仍值得追问。

  资金暗涌,炒作一触即发

  作为温州模式发祥地之一,在经历30年工业化历程后,瑞安积累了大量民间资本。

  而相比邻近的城市房地产,“红证”区域仍是“价格洼地”,启动资金也要少很多。

  2008年开始,瑞安安置留地建设前景愈加明朗,政府要求限时办理安置留地供地手续,随后便有上千亩安置留地得到了办理。这也意味着,“红证”不再是“空中楼阁”。

  更重要的是,已转为国有土地的安置留地上,建成的房子享有“大产权”,也就是说,房子一旦建成,手续办好就能直接交易了。

  围绕“红证”交易曾有争论

  蔡其皇说,“红证”流转起初的形式,是本村村民间为了凑成整套的房子,按各自情况进行的内部调剂。这是有利于安置留地将来建设的,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事情发展到后来,单纯炒作‘红证’,感觉就不对劲了。”

  事实上,在出台针对“红证”炒作的政策前,相关部门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几乎每天都要出去摸底,‘红证’市场到底怎样了,还要到村里去了解情况。”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瑞安政府官员说,当初对待“红证”问题,内部也有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红证”交易属法律盲区,不应受法律保护,加之扰乱市场秩序,推高房价等“恶习”,理应尽快禁止。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红证”类似一个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工具,其交易状态也反映了行政征地制度及补偿机制有不合理之处,但溢价交易本身,是双方自愿基础上的市场行为,根本谈不上违法,介入理由并不充分。

  制止炒作也不能“一刀切”

  蔡其皇说,最终下定决心的理由,是如果让炒作继续发展下去,归根结蒂不利于安置留地最终的建设。房子建不起来,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首先要“踩刹车”,制止这种炒作行为;分析情势后,再进一步解决各种遗留问题。

  但是,已发出的“红证”,是双方自愿买卖的,而且经过村里盖章办的手续,也经过了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同意,直接取消掉,整个信用体系就破坏掉了。

  “一刀切”显然不适用。最终,瑞安有关部门认为,法律有明文规定的,严格按照法律遵行;法律没有规范的,按照维护信用、道德和公平正义的角度来确认。

  而对于外村人补交土地出让金,蔡其皇解释,安置留地是政府以国有协议出让的优惠政策,本村村民每平方米只需要交15元~100元的土地出让金,而外村的人本不该享有。所以,补交一部分土地出让金也是有理由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