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著名报人、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去世,网友痛悼“范爷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5日09:29  新安传媒网

  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13日中午永诀了他毕生挚爱的新闻纸,享年79岁。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报人生前曾说:“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

  范敬宜(资料图)

  曾将读者来信登头条

  记者13日联系了人民日报的同行,得知范老去世的消息,大家都十分悲痛,“范总是位与人为善的好人,颇有君子之风。”据介绍,范总是个特别平易近人的领导,经常在食堂排队买饭,然后跟大家挤在一起,在饭桌上聊选题。

  奖掖后辈是范老留给大家的另一深刻印象。范老经常拿着年轻记者的稿子推荐,读者来信、照片甚至经常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雪峰阿尔泰,战鹰解危急》是一张读者发来的照片,福建有个小伙子写了篇《再也不能挥霍公款大吃大喝》,还有个叫何刚的读者来信也登上头版头条……

  五种人不可做记者

  范敬宜先生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1951年,刚满20岁的范敬宜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本来被分配到大学去教书,但看了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后,热血沸腾,坚决要求到白山黑水去当战地记者。

  不幸的是,6年后因为“反右”和“文革”,他全家被下放到辽宁西部贫困山区去当农民,后来他被分在县委机关当没有任何名义的“干事”,整整二十年。改革开放前夕,年近五十的他重返新闻岗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新闻生涯。并先后升任《辽宁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的总编辑。

  范老寄语说,有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不热爱新闻工作的不可以,怕吃苦的不可以,畏风险的不可以,慕浮华的不可以,无悟性的不可以。只有热爱新闻工作你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吃苦。正因为这份酷爱,他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新闻事业之中,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向总理推荐学生作品

  2002年,清华大学校领导找到范敬宜,请他去当刚创办的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当时很多人怀疑高校是想借这位部长级院长的名头。范敬宜对此看得很重,他给学生开《评论与专栏写作》等课,常给学生留作业,也会认真批改点评。范敬宜还谦虚地说:“过去从来没有教过书,也没有从事过新闻教学,新闻工作我没有做够,现在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不管怎么说,我有几十年的新闻生涯,有甘有苦,有些经历可以更多地向年轻一代传播。”

  2005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回山西老家的机会,到农村进行调查,以札记的方式写成了3.5万字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范敬宜读后非常动情,认为很有参考价值,将它送给了温家宝总理。总理读后复信:“从事新闻事业,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了解和深深的热爱。”

  网友痛悼“范爷爷”

  2004年范敬宜给一名大三学生作业的批复。

  范敬宜逝世后的短短几个小时里,大学生们常用的人人网、开心网、校园BBS上,转发讣闻、寄托哀思的帖子占满了一个又一个页面,新浪微博有留言数千条。

  这位79岁的老人之所以赢得这样的敬爱,并非因为他人民日报原总编辑的名头,并非因为他正部长级领导的官阶,而是因为网友追忆的一件件小事:他熟悉学院几乎全部学生,叫得出许多人的名字,甚至毕业好几年的孩子,在单位的表现,他都一清二楚;他亲手修改学生作业,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正如当年藤野先生修改青年鲁迅的作业;他把自己写的书送给学生,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亲笔题字……

  他的学生们提起他,不说教授,不说院长,更不说领导官员,而是叫他“范爷爷”。

  2005级本科生税晓霖在博文里写道:“《人民日报》原总编,清华新闻学院院长……这些头衔似乎太耀眼,在我们心中,他就是一位老爷爷,一位即使身体不好仍然抓住每一次机会跟我们见面,给我们上课,给我们指导的老师、前辈。”综合新华社、《北京晨报》等报道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