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华自主招生将对欠发达地区学生采取特殊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6日03:54  京华时报
2010年,清华大学本科新生报到现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范继文 摄 2010年,清华大学本科新生报到现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范继文 摄

  清华大学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在明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启动A计划和B计划,A计划将给有特殊才华的学生更多的发现渠道和优惠分数,而B计划对欠发达地区的优秀学生采取特殊政策,让他们有机会进入清华。A计划和B计划的推出和去年开始推行的AAA考试等政策一起,逐渐形成了清华一整套的自主招生新政策。这些政策为什么要酝酿产生,有什么意义,又怎么样防止猫腻的产生?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清华招办主任孟芊。

  ■人物

  孟芊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在任期间,推进了清华招生工作的多项改革:从蒋方舟开始连续三年发现有特殊才华的考生,给予60分的自主招生优惠;去年联合南京大学等四所学校推行AAA考试,实现了自主招生联考;通过清华特色考试选拔偏才。今年又宣布要推出A计划和B计划。

  ■关键词

  清华自主招生改革

  明年各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公布在即,清华率先公布,在其自主招生改革的版图中,新增设了A计划和B计划两个方案。分别针对拔尖的特色人才和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优秀人才,给予特殊通道。孟芊表示:清华大学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华丽转身”,改变唯高考分数论的一元评价体系,而今年则有望成为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A计划 偏才怪才可遇而不可求

  京华时报:A计划是不是为了招收所谓的偏才怪才设定的?

  孟芊: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偏才怪才”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一般是指在某一个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而综合学习成绩并不见得优秀的学生。我们这里所说的对偏才怪才降低要求,只局限于特长和学业能力发展方面;在学生的志向、品格、心态等方面,我们不会降低要求。换句话说,“偏才怪才”是应试体制下的“偏”和“怪”,绝大多数并不是全面成长意义上的“偏”和“怪”。

  A计划包含大家所说的偏才,但也不限于此。我曾讲过,耶鲁大学去湖南一所中学选拔,只用半个小时就把中学师生心目中素质最全面、表现最优秀的学生选走了。这种类型的学生,也在A计划的视野中。换句话说,A计划不排斥高分考生,但并不是高分考生就能进入A计划。

  京华时报:您说过,政策上允许为特殊人才降分到一本线,甚至突破一本线。怎样的人可以让你们做出这个特殊优惠?

  孟芊:目前还没遇到。在自主招生中,清华给的最大的优惠是60分。我不可能预想中国那么多考生的所有情况,所以我们给出了这样的政策空间。我认为我们招收的人才起码是要基本达到清华的学业能力要求,你可以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但是不能是“一条腿有,另外一条腿没有”。

  京华时报:除了偏才外,社会上一直有舆论认为,大学还应该为怪才开门。你在招生中遇到的怪才多吗?

  孟芊:很少,在升学的压力下,很多学生的“怪”被隐藏起来得不到发挥,没有一个人是会突然变成怪才的,怪才的成长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曾经享受60分加分被清华录取的蒋方舟,她曾就读的学校都在选拔和培养中给了她得以彰显个性的空间。去年,她获得了“人民文学奖”。我相信,在这几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鼓励下,也改变了一些中学的教学思路,今后这样的人才也许会越来越多。但直到目前,怪才,其实仍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京华时报:招收了这些怪才后,清华会以怎么样的方式去培养他们?

  孟芊:清华有很宽松的成长学习氛围,学生入学必须先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学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我这个拿了三个学士学位的人,就是一个例子。

  >>B计划 不会引起高考移民

  京华时报:B计划的推出,是为了什么?

  孟芊:B计划,不仅是为了公平,也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可能不会弹钢琴,也不知道腾讯和360的大战,但是相对艰苦的环境锤炼了他们的品格、意志、责任感。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尽管学业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学生还有一定差距,但这个差距主要来源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如果多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会更加灿烂。

  京华时报:既然是欠发达地区,教育理念可能是落后的、纯应试的教育,这样的学生是否能适应清华的环境?

  孟芊:这可能是大家的一个误会。我们实地去考察过革命老区的中学,发现那里的教学非常好,注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学生也都能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最新的事情,心态很阳光。我们发现有两种学校的教育可能会更遵循教育本身的理念,一类是北京四中这样最好的中学,不在乎升学率,因为学生都能考得上。另一种就是这些基层的学校,既然很难考上名牌大学,反而不必去用应试的办法教学。

  京华时报:这些地方的孩子,他们也许没有机会去培养特殊才能。除了成绩,你们还能考察什么?

  孟芊:在复试中,我们将更注重和加强对学生志向、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考察。我们要选拔的学生,一定是那些“当他们获得优秀的教育资源时,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人。

  京华时报:我们看到,在目标考生前加上了“长期学习、生活”这个词?是不是为了防止高考移民呢?

  孟芊: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们国家的人口流动比较复杂。从公平的角度讲,B计划是对学生教育资源的补偿。我们就是为了防止高考移民的出现,因此,我们强调必须在欠发达地区长期学习、生活。为了监督这一点,清华还将派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

  京华时报:怎么保证他们在入学后跟上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

  孟芊:根据我们的经验和B计划的选拔要求,这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来的。如果遇到了困难,学校将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在学业和成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学生的成长需要宽松的环境,我们不愿意事先给学生打上特殊化的标签。

  >>AAA测试 有望成大学联考雏形

  京华时报:我们注意到,去年的自主招生五校联考被你们冠以了新名称,叫AAA测试,这是为什么?

  孟芊:五校联考是媒体和公众给起的名字。我们设想,这应该是一个针对高水平大学的高水平考试,其实去年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Advanced Assessment for

  Admission (高级入学测评),只是今年刚刚拿出来用。

  京华时报:AAA测试将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孟芊:我是希望AAA考试能成为纲要中所说的“高水平大学联考”的雏形,从1000万个人里挑500万个学生和从1000万里挑1万个学生的标尺是不同的。我们目前做的GSI模式(包括AAA测试、各高校在AAA基础上增加的个性化测试和面试),就是希望能更多地积累高水平大学选拔人才的经验。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是开放的。我们也希望AAA测试是一个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选拔,能够得到国外著名高校的认可。

  京华时报:以后中国学生是不是可以用AAA成绩来申请国外名校?

  孟芊:不排除这种可能。

  京华时报:今年的AAA考试会有什么变化?

  孟芊:根据去年的经验,会降低难度,减少超纲内容,但还是会有一个很好的能力区分度。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积累,使得学生不管是哪一年参加考试,他的分数和其他年份的考生同样具有可比性。

  >>招生改革 招生公平需要制度保证

  京华时报:A、B计划,是一个简单的新措施,还是一个重大的改革?

  孟芊:是改革。其实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清华近几年陆续的自主招生政策都是改革的进程。今年我们期望能成为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我们自己也称是“华丽转身”,标志着唯分数论和状元成为历史,更多的人才评价方式出现。既然我们需要多元的人才,就不能只用高考一把尺子去衡量,而是需要设计一套尺子,而且这些尺子是事先标有刻度的。换句话说,就是要用事先确定的、客观的、尽可能量化的标准进行人才选拔。

  京华时报:有没有阻力?

  孟芊:有。首先是观念,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方向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但如果录低不录高,又会有人出来怀疑有问题,认为高考分数最公平。其次,是我们在评价技术和选拔手段上的不足,公平选拔是要有一个客观的、尽可能量化的标准,可是很多特殊才能和品格是很难被量化衡量的。除了阻力外,我们还有一个实际困难,那就是社会支撑。比如,综合素质评定,一定是中学客观呈现学生的表现,而不是以升学为目的。

  京华时报:在争取更多招生自主权的同时,有什么办法去规范其中的不公正?

  孟芊:纲要提出的招生制度中,明确了“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招生考试制度。今天要做的,一个是确认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另一个是规范招生自主权。招生的规范、公平,离不开自律,更需要制度保证。比如,我们现在的招生制度就如同一张编织好的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点,各个节点都有自己的权力,也都受到其他方面的监督和制约。

  京华时报:在自主招生上,清华这两年每年有新动作,动因是什么?

  孟芊:在招生中,不仅有国内高校间的竞争,还有国外高校的竞争。目前,我们和国外大学在招生上的竞争,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国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如果不解决体制、机制和选拔手段、方法问题,会人为扩大我们与国际顶尖名校之间的差距。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清华 自主招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