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个工科博士仅有1个进企业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炮轰”收入现状 “公务员年薪比事业单位高一万”

  “中国的公务员平均年薪比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年薪高出一万元,而企业人员的平均年薪又低于事业单位人员。

  这样的收入现状不再体现人才价值,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口号喊了三十年,但还是没有落在地上,相关体制机制基本没有突破,还在空中飘着。”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前日透露,中国的公务员平均年薪比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年薪高出一万元,而企业人员的平均年薪又低于事业单位人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等前日联合主办了“中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高层论坛暨相关成果发布会”。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批评说,这样的收入现状不再体现人才价值,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口号喊了三十年,但还是没有落在地上,“相关体制机制基本没有突破,还在空中飘着。”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有钱开会没钱过日子”

  吴江说,现在科技人员的地位仍然比较低。他转述中科院组织的一项针对科学家子女的调查说,有19%的受访科学家子女愿意做科学研究,而51%的受访科学家子女明确表示不愿意再从事科学研究,其中不少科学家子女愿意做公务员。他开了个玩笑说,这些孩子似乎“一学会识字就知道做公务员好,宁做公务员不愿做科学研究”。

  吴江用“有钱开会没钱过日子”来形容目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状况。他说,中国目前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是个很大的问题,2008年的投入总量为4570亿,虽然处在前列,但人均经费很低。并且科研经费的投入结构也是个问题,“劳务成本太低”。吴江解释说,在美国科研经费投入中,劳务成本占45%,而中国的劳务成本却只有23.5%,结果造成了“有钱开会,没钱过日子”的局面,科研经费就是到不了人头,自己把自己捆死。

  科研人才结构失衡

  仅两成工科博士进企业

  吴江表示,2003年到2009年中国的专利数年均增加26.1%,明年中国的专利数将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国。但吴江表示,这仍无法掩盖中国科研创新产出不足的现实。吴江说,中国科研转化能力不足,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的科研转化率达到60%,而中国只有20%,每年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只有10%-15%得到转化,每年7万多专利中得到实际应用的只有10%左右。

  吴江表示,科研人才结构失衡是最困扰决策部门的一个问题,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科研院所和公共服务行业,但在农村、企业和基层却缺乏科研人才。“他们不在企业,不在一线”。据介绍,60%的博士毕业生进入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中国的工科博士进入企业的仅占20%。吴江称,中国也较缺乏高端科研人才,目前1万高端科研人才却要承担着1.5万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虽然留学归国人员比例在上升,但吴江提醒说,“工程人才缺口太大,回来的博士比重在下降”。 (新京报)

  新闻链接

  中国行政费用之高前所未有

  十二五减税或落空?

  “十二五”规划重视民生目标,但这也意味着政府要拿出更多“真金白银”。“压缩政府行政支出,这个很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白重恩日前对记者说。

  “目前,行政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概在20%左右,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何振一说。专家们认为,由此可见,社会公众翘首渴盼的减税,极可能在“十二五”落空。(新世纪)

  亚行:中国中产阶层超8亿

  专家称中产成主体还要30年

  今年8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报告将每天消费2~20美元的人群界定为中产阶级,并称中国中产阶层人数达8.17亿人。一时间,“被中产”迅速成为网络热词。有网友慨叹道:“我吃份15元(约合2美元)的盒饭,竟然就中产了!”近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则预测,可能要到2040年前后,中国中产阶层才会成为主体。

  (第一财经日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