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请敞开怀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6日06:01  浙江日报

  记者 陈洪标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为什么这么难?是他们适应不了城市,还是城市缺乏开放和包容?上周,省社科院和杭州市青少年研究所新鲜“出炉”的两份调查报告显示,融入难,是城市对他们有偏见,缺乏融入的渠道。

  融入虽难,不缺认同感

  “新生代农民工为什么融入城市这么难?不是他们对城市难以认同。”省社科院调研中心研究员钟其告诉记者。

  钟其说,社会上普遍以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具有强烈的抵触和不满情绪,对城市的认同感比较差,并认为这是这个群体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内因。但是调查结果却相反,有57.6%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和城里人没什么区别”,“认为自己本质上还是农村人的”只有19.5%。

  这表明,他们不但很愿意把自己当城里人,也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城里人。相比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在心理认同上表现出更大的趋同性,认为自己属于城市。在他们眼中,城市居民和自己的差距正日益减少,有75.3%的人“认为自身素养和城市人区别不大”,相反他们的乡村认同淡化了,他们进城的目的就是留在城市,成为城市居民。

  但是,现实社会中因为各种制度和政策的门槛,对这种认同并没有给予对应的满足,这才是他们融入难的真正原因。

  忍受排斥,他们不抱怨

  杭州市青少年研究所以《浙江进城务工青年社会认知与利益诉求》为课题,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调研,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社会上对他们的认知也不够全面,甚至太过表面。

  杭州市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教授钱永祥告诉记者:“有大量的调查对象忍受被‘城市排斥’之苦,他们并不抱怨,而是觉得需要提升自我的城市融入能力。”

  在对贫富差距这个问题上,他们有更深切的感受。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并不仇视城里人拥有的优越生活,而是持有“讲竞争、讲个人奋斗”的观念,26.94%的人认为“不必大惊小怪。现在就要讲竞争,拉开贫富差距,社会才有发展动力”,拥有出人意外的容忍度。

  在一项“在城里,有不少人住豪华公寓、开高档轿车、养名猫名狗,而您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对此您怎么看”的调查中,45.31%的人认为“我看到了与别人的差距,一定要努力,争取自己也过得好些”;21.80%的人认为“这个没什么好说的”;13.57%的人认为“那些人本事大,挣钱比我多,我心服口服”。

  脆弱生存,并非怕吃苦

  一直来,社会上总以为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脆弱,没有耐受力,怕吃苦,不愿干脏累的活,喜欢享受,缺少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所有最初社会上对80后的负面评价都一一转移到他们身上,事实证明,当初的那种看法是片面的,现在也一样,对待新生代农民工,我们对他们的成见,远远多于了解。

  钱永祥告诉记者,比如当问及“打工的工作大多苦、累、脏、险,对此有的人抱怨,有的人觉得无所谓,您怎么看”时,32.83%的人认为“什么事都需要有人干,农民比城市人更勤奋、能吃苦,我感到很光荣”,14.39%的人则认为“我的能力有限,就只能干这样的活儿,没什么好抱怨的”,19.74%的人选择“干这种活就是为了多挣一点钱,无所谓公不公平”,而感到“社会很不公平,城里人不干让我们干”和“虽说是我们自愿干的,但还是感觉不平等”这两项只占35.16%。

  “脆弱的是他们的经济生存状况,并不是他们不努力,图享受。”钟其说,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方面,很满意和满意的只有35.2%,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为20.8%,一般的有44%。而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首先是工作时间长、条件差、强度大、收入低。五天制的仅占14.2%,每周工作六天的占36.2%,其余的,则是没有规定的休息时间的。月收入主要分布在1000元至1900元水平,占77.2%,1900元以上的才占16.5%,1000元以下的占16.3%。其次,是职业保障程度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依然不高,在访谈中超过一半的人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劳资纠纷发生率也较高。另外,普遍反应职业技术培训少,个人发展机会小。

  专家建议:

  设置市民化制度通道

  记者从这两份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中,发现有一点相当一致: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社会新形成的一个特殊阶层,这个群体的社会适应程度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质量和发展可能,而且也关系到城乡居民之间甚至还牵涉到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程度。

  报告认为他们融入城市立足发展有足够的信心,其社会认知及对自身问题的看法和利益诉求也比较理性。他们对自身发展所遇到的诸多不公和困惑,尤其是对当下社会的某些疑义和不满,在相当程度上并非个人认识偏差、思想出轨所致,而确乎是社会本身所存在的客观事实,可视作社会正义的呼声。他们所面临的“社会排斥”是客观存在的,且是多元的、不确定的,既有政治、文化方面的,也有社会关系、社会心理方面的。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认为,“十二五”时期,如何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进得来,留得住,使他们成为市民,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新生代农民工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设置市民化通道,从根本上废除那些长期附加在城市户籍上的特权,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将目前的农民工待遇尽快提升为市民待遇,着力提高这一社会群体融入城市、社会适应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能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