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当冰冷的书本理论遭遇鲜活的民生实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6日09:13  生活新报

  商务部日前在海口举行的今冬明春蔬菜产销衔接工作会议上通报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3.9元,比年初上涨了11.3%,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2.4%(详见A36版)。同时,国家发改委针对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宣言”——为促进资源节约,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决定适当提高国产天然气出厂价格。这拉开了新一轮全国性气价上涨的序幕,今冬可能再次出现气荒,各地天然气争相涨价。(详文

  这样的价格信息罗列,只是对当日新闻的随意抓取,其实并不具有任何代表性,因为类似的涨价信息俯拾皆是。网络上早已用“蒜你狠”、“姜你军”之类时髦的语言,勾连出长长的一串。可以说,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涨价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即使从来没有学过政治经济学的人,恐怕也早已熟知何谓通货膨胀。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等7城市半数以上的家庭计划未来一年压缩消费。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物价波动承受力下降,导致消费信心低迷。像粮食蔬菜这种生活必需品价格的非理性狂涨,影响的其实早已不只是消费信心,而是很多弱势人群的基本生存需求。关于饥荒的记忆原本已经远去,现在却又似乎有重回的可能。

  跑赢CPI,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而言,几乎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衣食住行、水电煤气的价格普涨,绝非经济学家一句轻飘飘的“可以承受”所能形容。当冰冷的书本理论遭遇鲜活的民生实际,一股悲凉泛起让人不禁连打几个寒颤。而有关部门在分析价格上涨原因时,总习惯于避重就轻,将所谓“异常天气影响”、“经营成本增加”、“消费需求上升”排在前面,游资炒作与通货膨胀似乎倒成了非常次要的方面。实际的情况呢,大概没几个人会相信蔬菜价格猛涨主要是因为“异常天气”的缘故。

  在避重就轻的价格上涨原因分析中,我们看不到主观的问题,全是客观的问题,全是“不可抗力”的因素,这就意味着没有人会为此承担责任,没有哪个部门会为价格普涨而对民众表示哪怕分毫的歉意。可是,政府部门对于民生价格的非理性猛涨,这个责任是推卸不掉的。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反思,同时也就难有真正对症的治理,价格普涨就会继续朝着恶化的方向前进。

  看GDP之喜人,哀民生之多艰。也许,应该有人为此而向民众道歉,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体恤民生的实际行动,不能仍旧是想方设法从民众口袋里多掏钱,为增税而忙得不亦乐乎,完全不去理会减税的民众呼吁。此外,为弱势群体发放价格补贴,也不能仅是流于官员的口头建议,而是应该立即进行相关的政策研究,将口头的善意落实为惠民的行动。(舒圣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