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天蔚]标准化不是拯救小吃出路 可实行博物馆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6日10:42  中国广播网

  【事件】近日,针对老北京小吃数量锐减的现状,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决定对超过300种小吃进行标准化改造。【逾300种北京小吃拟进行标准化改造遏制衰亡趋势】

  中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 针对老北京小吃数量锐减的现状,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决定对超过300种小吃进行标准化改造。小到烧饼直径,大到小吃制作流程都将有据可依。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张天蔚作如下点评:

  张天蔚:关于北京小吃的话题,提到两个线索,一个是北京小吃协会要对300多种北京小吃进行标准化改造,另外有些市民包括小吃的经营者已经对标准化表示疑义。

  我觉得这种怀疑非常有道理,因为北京小吃的发展历史证明,北京小吃的魅力和它不断形成目前的这种很丰富的品种的这种局面恰恰在于个性而不在于标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说100年前就开始推行这种小吃的标准化,现在也就不可能有爆肚冯、奶酪魏、小肠陈这种小吃名家,可能有爆肚,但是不一定有爆肚冯。这种不断的让他自己经营的小吃能够越来越甄于完美与个性,这样一种动力可能不存在了

  小吃的标准化绝不是拯救小吃的出路,而是要让各路的小吃商家,像他们创业的祖辈一样,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各显其能,探索能够让今天的市场,今天的消费者接受的一种新型的小吃。

  从根本上来说,小吃是用来吃的,它必须符合当下食客的口味和营养的需求,这种怀旧的趣味应该很美。但是仅仅靠怀旧是养不活一个不符合时代需求,正在走向衰落的这样一个产业。

  我们看到,为了拯救北京小吃,北京的相关部门已经尽了相当大的努力,从前门的门框胡同,搬到九门小吃这样一个集聚点,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做了非常多的宣传,大家也非常努力,小吃还面临目前的困境,应该说它确实面临一些可能解决不了的问题。

  如果小吃确实有非常高的文化含量,它可能有两个出路,一个是不断的改造,再一个有一些很传统的小吃,逐渐的实行所谓博物馆化。作为一种文物,能够在一个更小的范围之内,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来传承下来,它可能和食客之间的这种距离,相对来说就会远一些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实际上在很多文化领域,对很多的文化遗产大概都有采取了这样一种办法。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