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工讲述从苦力到技工成长经历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

  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

  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在简陋而凌乱的出租屋里,在堆满啤酒瓶的桌子前,两位农民工光着健硕的膀子,一位弹着一把“破木吉他”,另一位夹着烟罔顾一切地吼唱《春天里》。演唱情境的构图配以从身体中爆发出苍凉的吼唱,让人体味到“一无所有,独有理想盛开”的情景。

  身处社会底层,却执着追求理想,省委书记周强感动了,并在公共场合几度推荐这首歌。感动之内,是一个官员的“真性情”,感动之外则是一个官员对农民工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农民工进城要就业,农民工子女要就学,农民工栖息要住房,农民工权益要保障,农民工休闲要文化,有了这些,才能让农民工放开手脚去追寻梦想。

  不止于感动,湖南其实已在行动。

  “我把儿子接到长沙读小学”

  讲述:袁愈众(新化县田坪镇塘上村农民,37岁)

  整理:本报记者 李伟锋

  我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一双儿女,仅靠几亩薄地,日子过得很艰难,打工成了我必然的选择。

  从最早离开老家新化算起,我打工的时间也快20年了。最早在较近的冷水江锡矿山挖了几年矿。2000年以后,到深圳闯了几年。

  2007年,我来到长沙,当时的考虑是,长沙一来离家近,可以兼顾;二来长沙这几年发展很快,找个工作会相对容易。刚开始,专门打零工,后来谋了份安装空调暖气片的活,算是把自己稳下来了。接着,老婆也过来,在一个灯泡厂找点活干。

  纯靠卖苦力,风里来雨里去,太辛苦。我们两口子下定决心,要尽力让儿女们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比我们这辈人过得好一点。

  今年上半年,听说长沙市放宽外来务工人员入学政策,我和老婆商量着把刚入小学的儿子从老家接到长沙城里来读书。一打听,附近的雨花区圭塘小学正好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读。和学校负责人说了下,他们很爽快地答应了。今年下学期,儿子袁祥就在圭塘小学读二年级了,学校不收任何费用。在我们村里,我还是头一个把儿子接到长沙读小学的呢!学校对我儿子也很照顾,老师常来家访,督促孩子搞好学习。

  正在乡下读初一的女儿见弟弟进城读书,特别羡慕。女儿很懂事,没向我提这个要求。但留下老母亲一个人在农村,我真的不放心,也不忍心;再说目前经济上也承受不了。我内心很愧疚,很想把女儿也接到城里来读书!

  ■全景:6万多农民工子女长沙入学

  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其他随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地就近接受义务教育。”

  我省接受农民工子女压力最大的是长沙市。自2004年开始,该市相继下发《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受户口限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统筹安排、一视同仁”的原则,统筹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2005年秋季起,长沙市对家庭贫困的农民工子女实行“一费制”全免入学;2008年秋季起,对所有农民工子女实行了免杂费入学;今年秋季开始,农民工子女在长入学实行“一费制”全免。

  目前,长沙市有农民工子女入学定点学校92所,接收农民工子女67955人,分别占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和在校学生总数的48.8%和29.1%。

  从“苦力工”到“技术工”

  讲述:石新其(新邵县陈家坊镇付阳村农民)

  整理:本报记者 柳德新

  我今年34岁,从高中毕业到现在,也有16年农民工“工龄”了。

  我把这16年分为两个阶段:前10年为初级阶段,纯粹是出卖苦力;最近6年算是中级阶段,工作有了一些技术含量。

  1994年高中毕业后,我到广州打工。由于没有技术,主要是干一些脏活、累活,每个月工资不过几百块,先后换了上十个工作,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命运的转折在2004年。当时,省扶贫办组织扶贫技能培训,分给我们村一个免费培训名额,我很幸运地得到了这个机会。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我参加了钳工培训,顺利考取了初级钳工证,之后被推荐到长沙市一家水处理设备公司,负责设备维修,每个月工资1000元。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2005年9月,我考取了中级钳工证,跳槽到了湖南HEG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工资又涨到了1400元。2008年7月,我遇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长沙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意大利独资公司刚刚成立,高薪聘请设备维修人员。这样,我来到这家公司,担任设备维修部负责人。

  现在,车间里哪台机器有故障,我听声音就知道。公司对我的工作很满意,还给我购买了基本养老保险等5大保险,每个月按时缴纳住房公积金,收入也超过了4000元。

  有技术,我和许多像我一样的农民工不会再为没有活干发愁。

  ■全景: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工就业

  湖南有1200万农民工实现就业,每年劳务收入近千亿元。

  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指导意见》、《湖南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办法》等,接连开展的“阳光工程”、“春风行动”、“雨露计划”,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素质,努力帮农民工朋友找工作。

  目前,湖南的哥、湘女家政、湘妹子导游、湘菜厨师、建筑湘军、湘妹子纺织工、湖南机加工、湖南保安、装卸湘军、铸造湘军这十大劳务品牌闻名全国。

  “我想看不要钱的演出”

  讲述:陈克友(常德市桃源县农民)

  整理:本报记者 熊远帆

  我是常德人,不过来长沙务工已经10年了。半个月前,我来到省妇幼医院新大楼的建筑工地,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老婆在工地内开了一间为工友服务的小卖部,所以一般空下来的时候会帮老婆看下店子。

  要说我的文化娱乐生活,其实并不是很多。因为本来在工地做工很累,闲下的时候就想倒在床头睡一睡。要不就是和工友聊聊天,扯扯谈,交流交流感情嘛。

  工地里有个民工学校,我去过几次,除了播一些建筑技术和施工安全方面的片子,有时候晚上也会播一些蛮好看的电影片子哩。有些工友晚上会去附近的药店看看连续剧什么的。学校里还订了些报纸,我有时也去那边翻翻报纸,了解一下身边的事情。

  上半年,我在另一个工地的时候,听说有一个农民工,好像在年初快过年的时候给省里面文化厅厅长写了一封信吧,说过年不能回家,想看看演出。后来,厅长还真的给他回了信,也真的举行了农民工的专场演出,不要钱的嘞。

  我倒是还没碰上这样的好事,希望你们记者帮我们呼吁呼吁,让这样的演出越来越多,让我也碰上几回。歌厅、剧院那些地方我们是舍不得去咯,也去不起,票太贵了,如果能看看专门为我们农民工举办的节目晚会,那也不错啊。

  ■全景:多举措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