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兰州轻轨:“两网六线”“上天入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00:00  兰州晚报

 稿件来源:

  

兰州轻轨:“两网六线”“上天入地”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示意图

  中心城区线网3条线总长约82公里

  依据《规划》,兰州市轨道交通网有两个层次,一为中心城区线网,另一为市域线网。

  其中,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由1号线、2号线和3号线共3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约82公里,其中地上段35公里,地下段47公里。全线网共设车站64座,其中高架站25座,地下站39座。

  1号线是兰州市从西向东通过城市蜂腰地段的一条主干轨道交通线路,东西横贯中心城区,线路串联了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主要功能区块。西起陈官营站,途经崔家大滩、迎门滩、马滩、西客站、西关十字、东方红广场东至东岗镇,线路正线全长约26公里,该线路在主城区范围内均以地下线敷设,共设地下车站21座,高架站3座,地下站18座。

  2号线主要是连接整个安宁组团、七里河组团与城关核心及雁滩组团,在城市蜂腰地段形成东西第二通道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西起安宁区元台子,途经西客站、理工大学、沿庆阳路经东方红广场,再沿平凉路经过火车站,线路过公交五公司站后转向北沿瑞德大道直至雁北路,2号线直接沟通两大铁路客站。线路正线全长约32公里,其中地下段1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5公里,设车站27座,其中高架站12座,地下站15座。

  3号线是沟通城关区黄河两岸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连接了城关组团、盐场堡组团、雁滩组团和和平组团,线路起于五泉山广场,由火车站西路向西转向白银路,经中山路与1、2号线形成换乘后下穿过黄河至盐场堡,而后线路又东转穿过黄河沿着雁滩组团的雁北路布设,最终到达和平镇,线路全长约24公里,其中地下段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7公里,共设车站16座,高架站10座,地下站6座。

  根据线网规划,近期我市建设的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为线网的骨干线,这两条线路构成了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本构架,连接市内多个大型客流集散点,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布设。

  市域线网3条线全长120公里

  市域线网主要是解决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规划3条线路,总长120公里。

  中川线——该线是兰州-中川-张掖城际铁路的组成部分,目前甘肃省和铁道部已签署相关建设协议,计划2010年12月开工建设兰州-中川段,自兰州市铁路西客站,沿既有铁路通道途经秀川、陈官营、福利区、西固城,出城区后过黄河、经沙中片区沿机场高速路至中川机场,线路全长约63公里。

  榆中线——该线起自3号线末端和平东站,向东经定连片区,至榆中县城后向东北转至夏官营大学城,线路长约40公里。

  青什线——该线起自3号线联合大学站,向北越过黄河,经青白石开发区向北终止于什川,线路长约17公里。

  相关新闻

  建轻轨可缓解交通拥堵

  记者 齐蓉晖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适时启动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说,随着兰州城市东西向605号、607号等主干道路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南山路的建设及北环线项目的启动,兰州城市交通压力将得到缓解,为轨道交通的开工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建设时机日趋成熟。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将对兰州产生怎样的重大意义?市城乡建设局负责人从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改善交通现状、缓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一方面,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迫切需要。充分发挥兰州市“中心带动”作用,对外需要快捷、畅通、运量较大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加强卫星城镇与中心组团间的联系,促进兰州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内需要挖掘潜力,只有通过轨道交通这种大型的基础设施引导,才能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做到区域的逐步改造升级、置换和变性。

  一方面,“两山夹一河”狭窄地形的独特城市格局形成了兰州“带状加山水风格加交通瓶颈”的全国独一无二的城市形态,这一特有的城市形态造成了“东西拥堵,南北不畅”的交通现状,特别是兰州市东西交通的“蜂腰”地段,西津东路和南、北滨河路高峰时已处于严重拥堵状态,交通拥堵问题必须尽快缓解。另外,兰州市城市道路网不完善,尚未形成过境交通系统,6个方向过境交通车流穿越市区,导致市区内货车比例达到50%左右,占用了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干扰市区内部的客、货运交通运输;降低了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较快,现有机动车近40万辆,并且每天还以200—300辆的速度增加,居民日出行次数大大增加,从而加速了城市交通问题。

  另一方面,兰州是一个处于河谷地带冬季无风的负压城市,冬季大气流动困难,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所增加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直接影响兰州市的空气质量,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轨道交通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节能环保、安全性好等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特别适合兰州城市特征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公共交通方式。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