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起 从“火盆”到“火柜”只用了20分钟
安宁祥和的民宅瞬间成了人间炼狱,这是烈焰中的高楼之殇
李玉香是最早向上海119报火警的市民之一,她在教师公寓事发楼正对面开了一家小店。
事发时,李玉香突然听见一声巨响,“我原以为是谁结婚在放礼炮呢”。李玉香抬头就看见对面教师公寓的中部往外冒烟,接着一个格栅里就有“火球往外蹦”。
见此情景,李玉香赶忙跑回店里拨打119。而等李玉香回过头再看对面大楼时,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并伴有可怕的爆炸声。李玉香吓坏了,跑回店里她又拨通了119,接线员答消防车已经在路上了。
此时在起火大楼的一楼,有几个人拿着几只灭火器准备爬脚手架上楼灭火救人。这几人都是一楼一家面包店的员工。但无奈火势太快,勇敢的年轻人不得不放弃。
此刻在教师公寓外墙的脚手架上,尚有十余位施工队员。有知情者告诉本报记者,起火前有工人在大楼的13楼烧电焊,不断有火星往下飘,以致在10楼左右的位置最先着火。在10楼左右施工的队员发现后,还曾用配备的小灭火器去扑火,但因为助燃物太多,小灭火器压根就不管用,以致火势越来越大,先是从一点开始,接着往上下左右扩散。
“看着一个‘火盆’,让整栋楼烧成‘火柜’。”李玉香说,仅仅不到20分钟,整栋楼都处在熊熊大火和漫天呛人的烟雾之中了。
逃生
他们如何在烈火中自救
消防通道、脚手架、楼顶平台,哪怕凭空一跃,留住了生的希望
昨天中午,记者在上海市静安区第二业余体校的安置点看到了57岁的许先生。家住事发大厦5楼的他发现火情后得以和全家人一起撤离,只是在下楼时被火苗灼伤了颈部,简单包扎后便到安置点来办理善后手续了。按照许先生的说法,因为知警及时加上住得不高,当时全家人可以选择的逃生出路很多,甚至他临走时望了一眼看到电梯灯还亮着。
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许先生一家幸运。在错过了逃生最佳时机后,消防通道、脚手架甚或只是凭空一跃,为他们留住了生的希望。
牢记于心的消防知识,帮助65岁的退休教师向海咪和老伴上演了教科书般的火场逃生。昨天下午在静安区中心医院13楼某病房,向老师对记者讲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15日下午两点多,正在上网的向老师突然看到外面浓烟滚滚,推窗发现楼下起火了。她立马推醒午睡的老伴,两人商量着自己家住在23楼,或许不会被波及,于是打电话报警后并未撤离。
谁知半小时不到,浓烟火苗已蹿到窗前……二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根据所学消防知识匆匆备好湿毛巾和哮喘喷剂后便夺门而出。直行、右转、推门、下楼——伸手不见五指的烟雾中,二老凭记忆走上了消防通道,然后搀扶着走下一级又一级楼梯,直至逃出生天,与等候在楼外的儿子、儿媳和小孙女相拥而泣。
如果说向老师夫妇逃生靠的是智,那无疑,在与死神的对决中同样取胜的陈六妹属于勇者。同样在静安中心医院,记者遇到了家住1601室的陈六妹。
当时她正在家里午睡。中途她被一个电话叫醒——就是朋友的这个电话救了她一命。
当她打开房门后才发现楼梯间全是烟,赶忙找了条湿毛巾捂着鼻子,从窗外的脚手架逃生。
“脚手架上的钢筋都是烫的”,可当时陈六妹已经顾不得了,她几乎是纵身跳了下去,“抓到什么、踩到什么都已经没有印象,觉得手跟脚都不是自己的了。”
事实是,她磕磕绊绊落到七楼时终于停了下来,然后跟着那里的一行逃生者从窗户回到房内,再步行至消防楼梯。“消防梯里面也全是烟,但比房间内好点”,陈六妹说。就这样,这几人相互扶持,通过消防楼梯逃生。
救援
消防官兵救人后虚脱倒地
浓烟赤焰中、漆黑楼道间,他们用水枪、双手和肩膀,强攻死神
“我们中队离得近,是第一批赶到的消防力量。”昨天下午,静安消防支队消防中队中队长胡洪保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讲述了参与救援的经过。
“黑黑的飞屑满天都是,有战士一下车就被灼伤。”胡告诉记者。“所有的出入口都已被大火封闭,我们立即用水枪打出一条通道冲进去。有的战士救人后累到虚脱倒地。”
特派记者 谷岳飞 张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