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这样的“公务”想震慑谁

  本来,什么是“公务”,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是,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似乎越来越成问题了。《中国经济周刊》昨日报道,11月2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区委、区政府召开公开处理大会,17名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的人员被挂牌示众。其中,因为索要被毁农田赔偿款未果进而聚众堵路的汉滨区关家乡磨河村9名村民以“涉嫌妨害公务罪被立案侦察,并依法刑事拘留”。《中国经济周刊》的记者了解到,有近千人观看了公开处理大会,附近学校的小学生也被要求“组织观看”。一位老师对此领会得很深刻:“今年以来,汉滨区已经有过好几次这样的大会,应该是震慑犯罪吧!”

  农田被毁,吃饭成了问题,相关村民要赔偿;高速公路建设要进度,两件事情都是“公务”,两件“公务”起了冲突,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该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吧?但是,从报道来看,因为赔偿额度有分歧,高速公路和村民相持不下,一方是建设进度受阻,一方拿不到赔偿款,没有一方是赢家。但是政府一屁股坐在建设方这边,有关村民就成了“犯罪嫌疑人”,就被挂牌示众。

  关家乡磨河村的11亩农田被毁坏,毁坏的力量有两个因素:山洪爆发,将高速公路建设产生的数吨废渣冲下来,覆盖了农田,已无法种植。高速公路建设方把废料倾倒在农田附近,是造成农田被覆盖的主要原因,安康市政府有没有失察之责?如果安康市政府及时发现、解决工程废料堆放问题,把保护农田当作自己的“公务”,山洪爆发也不至于造成农田被覆盖而无法耕种。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安康市只把工程进度当作自己的公务,相关群众的吃饭问题,不是他们的“公务”。

  为了推进“公务”,震慑群众,17名村民被挂牌示众——报道说,公开处理大会有近千人观看。对近千名观看者,“震慑力”是直接的、直观的、结结实实的;这近千人当中,有不少人会跟别人转述公开处理大会的盛况,包括17名村民挂牌示众时的姿势、表情等等——这样,公开处理大会的“震慑力”就被放大、扩展开来,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效果;当然,观看示众的近千人当中,很可能还有这17名村民的家人、亲属,对他们来说,这“震慑力”的滋味就更复杂了,至少多了一层羞辱。

  这近千观看者当中,还有附近学校的小学生。报道没有说,所以我们也不能确定:这些小学生当中的某个或几个孩子,他们的父母就在17名被“公处”的村民当中。如果有的话,这个“震慑力”将延续到“祖国的未来”身上——“震慑”也要“从娃娃抓起”,以收长治久安之效?按照最高院、最高检和公安部规定,执法部门不得对“一切犯罪的人”实行公开示众这种侵犯个人尊严的做法,政府不是执法机关,不能实施执法行为,更何况是违法的“执法”。

  在安康市市政府网站上,还能看到另一桩“公务”的处理结果。一村民向“市长信箱”投诉:《村支书拆我房占我地,请问谁来管管》。看具体内容,没有标题说的那么严重,但是,是非曲直还是明显的。“市长信箱”是怎么处理的呢?在“当前状态”一栏里,有7个字:“已转旬阳县处理”。猜想一下,这项“公务”转到旬阳县以后,会怎么处理呢?最大的可能是“转到某乡(镇)。最后转到村里,跟没有发生过一样——那么多村民的吃饭问题都不是“公务”,这么点事情更不值理睬了。但是,说不定在某天,这个投诉者很可能成为“公务”的。走投无路,失去理智,行为“过激”终于成了一个“犯罪嫌疑人”,于是,他被押到“公开处理大会”上。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