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加工贸易转型东莞为全国示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08:39  南方日报

  与苏州一起被认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首批试点城市

  南方日报讯(记者/王慧彭子英孙颖实习生/王焱)昨日,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在深圳召开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暨第三批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授牌大会。在此次会议上,广东东莞、江苏苏州被认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首批试点城市。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出席了会议,并为获得试点城市和承接地称号的地区授牌。

  试点城市将发挥示范作用

  蒋耀平表示,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参加与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经过30年发展,加工贸易总量不断扩大,占据外贸的“半壁江山”,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机电产品占比接近八成,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超过50%;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为劳动密集和技术、资金密集型并重,加工制造程度逐步加深。

  “产业链不断延伸,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外资的重要优化升级、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蒋耀平说,“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仍将继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蒋耀平说,苏州、东莞两市加工贸易占全国近1/4,在全国加工贸易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两市积极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推动企业由“生产车间”向“企业总部”的战略性转变。开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有利于发挥积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东莞模式仍有大突破

  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江凌在昨天的授牌仪式上说,东莞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参与产业的全球分工,但同时面临着土地、能源、人口和环境的压力。

  “不搞加工贸易不可能,粗放型搞加工贸易更加不行,东莞所要做的就是要延伸加工贸易企业产业链,淘汰附加值低的产品。”江凌直言。

  商务部外贸司专家昨日对记者表示,东莞和苏州两地加工贸易产业的模式发展相比较,东莞起步早、苏州的起点高,但就产品结构和科技含量而言,苏州优势明显,“这并不是说东莞的模式不好,东莞也有自身非常鲜明的特色,充分利用了毗邻港澳台的地缘优势,未来还可进一步扩大港深同城的优势,发展科技含量更高的项目。”

  另外,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新近被评定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这对东莞的产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对高科技可以有更广泛的理解,比如说高科技农业目前在珠三角地区还是空白,松山湖可以把生物和农业相结合,结合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深加工农业,辐射整个珠三角地区,利润率一定会比工业产品更高。”

  ■转型探索

  4年前已确立升级转型战略

  东莞是全国最早开展加工贸易的城市之一。记者从市外经贸局了解到,加工贸易不仅对东莞的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国创造了8%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和800多万个就业岗位。

  尽管东莞加工贸易发展迅猛,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正面临着土地、能源、人口和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的压力。东莞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外经贸发展的方式,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转型。

  对此,2006年东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2008年6月,省政府将东莞确定为全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要求东莞为全省工作摸索经验;2009年4月,广东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意见,对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将东莞作为广东建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城市,实行先行先试。

  据市外经贸局介绍,东莞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总的思路是: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从“生产车间”到“企业总部”的形态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帮助企业承接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在做贴牌、代工的同时,尝试创立品牌开展营销。同时,通过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结构上提升加工贸易产业的质量。

  在具体操作引导上,东莞一是鼓励企业逐步增加研发、设计、接单、财务等企业总部要素;二是推动企业将消耗资源多、附加价值低的生产环节,逐步转到省内欠发达地区,并与这些地区合作建立产业转移园,继续为东莞的企业提供配套;三是引进日韩台地区的科技型龙头制造企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四是帮助有条件的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创建自主品牌。

  ■新闻背景

  逐渐进入“设计+生产”模式

  东莞是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带动经济社会腾飞和转型的典型城市之一。

  加工贸易在东莞30多年间的发展,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品内涵不断升级。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三来一补”方式起步,进入到80年代,主要承接香港纺织服装、制鞋箱包、玩具等传统制造业,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台湾及日韩地区的IT制造业大量进入东莞,投资规模大、产业协作紧密。进入本世纪后,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就地升级转型成为东莞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方向。

  截至2009年底,东莞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11000多家,加工贸易累计吸收外资超过600亿美元,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出全国百分之八的加工贸易进出口。

  近年来,在东莞政府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下,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转型升级态势:从过去的传统产品加工向机电、电子产品加工不断提升;从过去的单纯加工制造(OEM)更多地进入“设计+生产”(ODM)模式;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劳动、资金、技术三密集”形态不断转型;从过去的简单加工向深加工配套协作不断深化。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