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科技节“我心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15:36  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张文瑾)导师是研究生培养链中的重要一环,以其学术水平和人格修养影响和指导着学生通往学术的康庄大道。然而,与之背道而驰的是,学术界诸如导师超额招收研究生、导师忙于科研而无暇顾及学生的现象屡屡发生,这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那么,什么样的导师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什么样的导师才够得上德才兼备的名师典范?

  近日,武汉大学率先在全校范围内推出“我心中的好导师”大型评选活动,向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青年学子征集意见,请他们畅谈心中的好导师标准,同时也为“好导师”这一名词正本清源。这也是第五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的系列活动之一。

  学术水平与人格修养孰轻孰重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导师,首要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在学科领域里则要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好导师意味着高水准,对此,大部分师生表示认同。

  但此次问卷回访,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引起了笔者的关注,那就是对师德师风的重视。在“导师的学术水平与人格修养,你更看重什么?”的调查中,更多的人选择了后者。

  来自法学院的硕士生徐巧说,她心中更加看重的是导师的人文精神。“如今,导师不只限于传授知识、研究学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规划人生之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如父母般关爱学生,同时在思想上恪守学术之道。”

  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汤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导师的道德责任感甚至比学术研究水平更为重要,好的导师应像引路人一样,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予以引导。

  “做好学问,更要做好人”,这是学生对导师的期待,这也正是导师得以言传身教、立德立言的根本。“好导师不仅要有学术荣誉、科研成果等硬指标,同时还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如何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这有赖于导师对他们的关怀和责任感。”电子信息学院郭成城教授深有体会。

  对于这一点,文学院李建中教授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导师要怀有一颗赤诚的心,去关心和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学术还是生活,都如同灯塔一般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从最初“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之本,到后来对人文关怀的无上推崇,好导师的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悄然变化着。一个称职的导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积淀,能够站在学术前沿指引学生勇攀高峰,还要品行正直、作风严谨,并以一颗真心、诚心为他们合理规划人生之路。

  这恐怕也是时代赋予导师的历史使命。

  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红与黑”

  然而,俯瞰现今中国研究生培养现状,一些不容忽视的难题在考问着教育者的责任良知:导师科研压力过重、导师对学生疏于关心、导师超额招生、科研与教学无法双轨并行……一系列问题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呼之欲出。

  “导师的科研压力繁重,尤其是以专著和论文的数量作为衡量其学术水平的今天,一部分老师为了自己的荣耀,牺牲了教学时间,越来越多的学生反映,他们和老师见面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少。”

  2006年,教育部推动实施了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更引起了不少人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进一步异化的担忧。

  一些研究生发出老师即“老板”的呼声,他们直指师生关系沦落为雇佣关系,自己的很难从研究生阶段获得必需的指导与教育,更别说独立开创和发展研究课题了。“我认为研究生称呼导师为‘老板’,是商业化运作对学术领域的渗透,导师这个称呼应该是高尚、纯洁的,而不是一种雇佣关系和商品交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学感慨。

  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大量扩招,也为这种异化关系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在问卷调查中,“您认为一个导师带多少个学生合适?您认为最理性的人数是多少?”中,以回收的49份问卷统计为例(受访者全部为硕士生),平均值为7.5人(按武大两年制计,包括在校的两届学生),相当于导师每年招3-4人被认为“最理性”。其中,文科背景的学生更能接受导师每年带1-2个学生,而理工科学生认为的合理数为每年3-4个。

  实际数字却远远不止这些。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1999年的 5.4万人增至 2009年的24.63万人,10年间增加了4.56倍。同时,高校科研经费的陡然上涨也使得“招更多的学生为老师完成科研项目”显得“合情合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少、导师指导不力只是冰山一角,这其中隐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更为深刻的困境。在这一点上,大学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监管者,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导师培养理念对学生成才的影响

  英国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流传着一句话:“我们能够把一般才智的年轻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正相反,不好的教育却会把有潜能的人培养成庸才。”

  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绝妙之处,那就是培养理念对学生成才的重要影响。就研究生教育来说,导师的态度与付出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从某种角度来说甚至是中国培养研究型人才战略的核心。“只有把研究生当作科研领域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以一种平等、谦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尊重。”郭成城说,在这一点上,有着百年校史,深厚底蕴的武汉大学身体力行,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彰显大学教育的使命。

  “必须加强交流和沟通,无论再忙,沟通都是必须的,这于学术和教学都十分有益。”法学院江国华教授言辞恳切,他表示自己每周都会与学生一边吃饭一边开会讨论,从中了解他们学习中的问题,也积极鼓励学生发言,激发学生对热点主题的思考,还会就一些新颖主题、热点问题开专题讨论会。

  李建中更直言不讳表示自己是与学生沟通的能手,“对于自己带的研究生,我会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地与他们聚会交流。如果距离较远,不能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我也会与学生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手段来了解学生在科研与生活中的困惑,并且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他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三好”,好的人格形象、与学生有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保持好的科研状态。

  沟通能够增进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但在中国,导师的科研压力繁重,倘若抽不出那么多时间与学生沟通,又如何解决呢?对这个问题,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伍新木教授有自己的解释。

  “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矛盾,既有科研体制的因素又有社会大环境的熏染,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分割对立的两件事,而是融为一体、不可分离的。个人的发展是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导师也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而研究成果也会转化为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教学是一个导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不管是学术研究还是科研项目。都是为学生创造科研和学习条件的,并不是和教学相冲突的。”

  对于部分老师过于关注科研,为了一些荣誉和利益只以科研项目为基本点,忽视了教书育人的本职问题,武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耀林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导师自己首先要坦然面对名利、以身作则,才能教会学生坦然面对名利和正确处理当今社会上的各种复杂问题,即所谓正人先正己。”

  同时,研究生也不应过分注重补助。“科研项目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研学条件,提供更多的动手实验的机会,而不是挣钱的手段。”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王树根教授呼吁青年人远离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在教师手里操着青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百年学府承载着民族振兴的恢弘伟业,作为培养中国高知人才的导师们,更应看清自己肩上承担的历史使命。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