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杭州“半价人才房”被指不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20:42  新京报

  最近,一纸红头文件将杭州市引向舆论关注的焦点。在这份文件中,教师群体、企业高管等被纳入人才范围,享受由政府提供的半价住房。此举被部分公众质疑为“难以服众的富福利”。据新华社电

  政策 六类人才可享“特价房”

  在新出台的《杭州市人才专项用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有六类人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特价房”,除突出贡献人才、各类高层次领军人才外,还包括学校和幼儿园教职员工(含离退休人员)、海外留学人才、开发区企业人才、大企业管理人才等。

  杭州市委人才办副主任徐国联说,这些房子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地,省去地价成本后其售价控制在同类地段商品房价格的一半左右,建筑面积以90平方米左右为主。

  争议 划分标准难以服众

  杭州市民李佳说,与医生、警察相比,教师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教师是人才,难道医生、警察就不是人才?这样划分太让其他群体寒心了!”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钟其认为,“把教师整个群体都纳入计划,这个群体就成了特殊群体。另外,企业高管本身应该没有住房压力,杭州的做法有锦上添花之嫌,并非雪中送炭。”

  在质疑声中,是否会滋生腐败也成为焦点之一。据媒体报道,以前杭州市政府公示的“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人员”名单中,一些被评为某局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的人也成了突出贡献人才,这引起人们的质疑。杭州某银行职员蔡丹认为,享受该政策的人,其社会贡献必须让大家信服和认可。

  此外,有人认为,有限的资源要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地方政府的住房保障体系应当首先满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要。杭州的“人才专项房”平均每年建设70万平方米以上,却大部分提供给了收入较高的人群,这种做法与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是冲突的。

  ■ 观点

  导向正确标准难定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认为,杭州市的这项措施在导向上是正确的,但必须仔细研究人才标准的界定问题。他认为,以行业划分人才标准对其他行业有失公正,建议以实际贡献和成果为基准,拿出社会公认的“人才”标准和规范。

  对于市民滋生腐败的担忧,汪玉凯认为,在以成果和贡献界定人才时,除了注意各个环节公开透明外,还应当以社会广泛推荐的方式实行监督。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建议,保障性住房应该“只租不售”,或最多“先租后售”。可以针对部分群体发放货币化补贴,其额度应随发放的对象收入增加而递减,这样才能达到保障和激励的目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