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15”大火追踪
夺命聚氨酯:有机保温材料安全之争
张燕 宋冰 王晓静 王佑 唐文祺
上海“11·15”大火将聚氨酯这种新型外墙保温材料推上公众“审判席”。人们担心,这种可燃并能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如果被开发商广泛采用,一旦房屋着火,就可能重蹈覆辙。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昨日就此发表声明称,聚氨酯本身无毒,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并不比羊毛、腈纶、合成木材等多。而不同等级的聚氨酯产品燃烧性能也不同。
昨天下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再次来到了着火住宅现场附近。距离事发地点不远的昌平大楼从上到下被绿网完全包裹。傍晚4点多,一些工人开始陆续拆除原本铺设的塑料板。
“这些都是易燃物,现在全部要拆除。”工地一个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不只是昌平大厦,本报记者所到的静安区四五个工地,都已经停工、整改,等待上级检查。
保温与防火两难
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少将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特别指出,起火楼房外立面上有大量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一旦燃烧就会产生含有剧毒氰化氢的气体,人如果吸入一口就会中毒死亡。他还以2008年深圳舞王俱乐部火灾为例,表示聚氨酯泡沫燃烧速度非常快。
根据事故现场告示牌上公示的保温公司负责人张利的说法,起火住宅的外墙保温工程用的正是硬泡聚氨酯。
施工单位中机环建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项目主管施宝林也告诉本报记者,昌平大楼准备使用的墙体保温材料也是硬泡聚氨酯。
目前聚氨酯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冷冻保温以及建筑节能产业。
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的真空绝热板负责人熊斌对记者说,我国的节能材料发展有三个阶段:聚苯板、聚氨酯及目前涌现出的真空绝热板、相变材料等。根据华创证券的研究,目前聚氨酯占建筑保温材料的比例为10%,还属于起步阶段,更多的市场仍被聚苯板所占领,原因是后者更加廉价。
据了解,聚苯板目前市场价约在80元/平方米,而聚氨酯泡沫根据厚度不同,成本在90~120元/平方米(墙面面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对本报记者表示:“聚氨酯等有机材料保温和隔热性能好、便于施工、造价合理,因此在我国应用较广。但因其具有可燃性,为克服防火性能差这一特点,要求工程在施工建造的时候必须有系统的防护措施。”
外墙施工质量乏章可循
韩爱兴表示,只要在材料生产使用、施工设计等各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无论使用有机材料还是无机材料,安全隐患都是可以消弭的。他还指出,与保温材料有关的火灾大多发生于在建项目,而少见建成项目起火,说明了是否严格执行施工规定、工程管理是否到位是关键所在。
韩爱兴提到2009年由公安部和住建部共同发布的《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下称《规定》),他说这是官方针对外墙保温系统火灾事故出台的最新规范。
《规定》称,非幕墙式住宅建筑高度大于等于60米小于100米的,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可燃)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中国建筑科学院建材所所长赵霄龙分析道,上海起火大楼楼高28层,属于60米~100米的高度范围,所以所用保温材料须在B2级之上。聚氨酯的燃烧等级是属于B2级的。如果材料和工程是合格的,没有违规操作,聚氨酯本身应该是不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
事实上,除了火灾隐患,在不少采用保温材料施工的项目中,渗水现象也比较普遍。不少建筑不得不进行外墙大规模翻修。
“施工过程中不同材料的交接面密合度,以及材质结构稳定性是否会产生裂痕等因素,是会影响外墙形成渗水的主要原因。”在一家房地产企业中专职施工的相关人士解释说,“砌柱质量以及节点关键处理皆很重要。”
不过,记者采访的一些涉及建筑行业的人士亦表示,当前对于外墙墙体的施工质量尚没有非常明确的规章制度可循。
全面禁止有机保温材料?
此前曾有专家对媒体表示,有机保温材料本身是可燃的,需要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阻燃剂,有关方面可能在阻燃剂环节上“做手脚”。
烟台万华一位高层也对记者表示,有些建筑商为了节省材料,并未按照要求加入阻燃剂,所以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
熊斌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不管是聚氨酯,还是聚苯板,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本身都是可以燃烧的。即便是加入了阻燃剂,当遇到大火高温的时候,阻燃剂自己也会被烧掉,聚氨酯的毒性也就被释放了出来。”
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洪卫教授也告诉记者,事实上目前任何化工类保温材料几乎是难以做到完全隔离大火。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在昨天的声明中否认聚氨酯燃烧后会产生剧毒气体,称“用聚氨酯硬泡和软泡材料制成的相同体积的样条在此条件下生成的分解产物与木材燃烧时产生的危害物质强度相当,而比规定的燃烧条件下毛毡和皮革产生的危害物强度低”。不过该协会也承认,聚氨酯燃烧气体中有低浓度的氰化氢。
当被问到国家是否会因安全性问题而禁止使用聚氨酯等有机保温材料时,韩爱兴表示“不大可能”。他说,只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不必过度解读和“妖魔化”聚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