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不讹人”,令人唏嘘的“道德自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9日03:58  大河网-河南商报

  

“我不讹人”,令人唏嘘的“道德自白”
漫画./王伟宾

  ■毕晓哲(媒体从业者)

  11月15日下午,河北省邯郸市一位七旬老人摔倒在路上,在长达半个小时里行人视而不见。途经此处的出租车司机王铁军将老人救起后,老人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放心吧,我不会讹人!”(11月18日《燕赵晚报》)

  这样的新闻读来很令人悲怆,也足以说明时下社会风气之不正常。窥诸此事,老人在得到救助之后以一句“我不会讹人”告知施救者,犹如一场原本基于公平互信的商品交易会,却因商业伦理坍塌和商业诚信缺失,每一个进驻交易会的商家不得不打出“我不是骗子公司”的誓言那样,令人唏嘘。如果这种违背常理的现象进一步演变,或许若干年之后,每一个出门办事的老人,出门前首先必须在背后贴上一张“我不讹人”的字条,这岂不是对现代文明社会的极大反讽?

  “我不讹人”是打消救助者顾虑的“自辩”,也是现实所迫。一者,诸多恶劣的“救人被讹”的先例,已让善者战战兢兢。一个好的示范或意义没有多大,但一个“恶劣”先例却能让人一朝被蛇咬而“十年怕井绳”。二者,社会风气确又正气不彰。“好人没好报”、“坏人横行”,投机者得利、助人者“流血又流泪”。一个个极不健康的现实标本,让人与人之间因充满隔阂而犯忌,走到老人不得不喊出“我不讹人”来自证道德,实是必然。

  “我不讹人”,是弱者带有悲怆和无奈的一声“呐喊”,也是一封带有反讽的“道德自白书”。问题必须解决,有专家建议以法律来惩治讹诈者,但建立在严刑峻法之上的道德复原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救人者”尚且拿不出“证据”,又如何找出“讹人”者的证据?有了“讹人”者讹人的证据,讹人者又怎会讹人?法律不是万能的,强行介入道德领域未必是什么好事,也管不过来。

  真正解决“救人反被讹”的问题,关键还是要从道德上着手。心存善意的社会公众,首先不要给别人打上“不道德”的标签,这是迸发社会温情的前提;另一方面,每一个人也应有充分信心相信我们的社会还是好人多。像这位出租车司机那样,“不害怕被讹,而是将心比心”的人越来越多,社会风气才能越来越好。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