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考加分口径越小离公平越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0日06:46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高考加分口径越小离公平越近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积极引导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育公平,近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加强高考加分管理工作。

  (详见本报今日A3版)

  □雷泓霈

  应该说,教育部的这次调整,幅度还是相当大的,比如,“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对于仍然保留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的省(区、市),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测试项目限定在中学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8项”等。加分范围在缩小,加分项目在细化,加分口径在变小。

  高考加分政策是为了培育特长,褒奖个性,作为一项加分奖励,就应该谨小慎微、精益求精,将加分机会送给那些真正具有特长优势的“精英学生”。而且,这些“特长”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具有较强的技能性,更不是大面积的泛滥,而是具有货真价实、卓尔不群的特殊才能。给他们加分,让人们觉得心服口服,起到应有的激励和鼓舞效能,让更多特长生、另类学生脱颖而出,对基础教育形成补缺功效。

  现行的加分政策,在腐败因素和权钱交易的推动下,成了一些地方的“唐僧肉”,而一些学生本人确实又不具备出类拔萃、令人叹服的“特长”,只能“动歪脑筋”,从新的加分项目上下手。于是加分项目和加分范围不断扩大,加分权限不断下放,加分难度不断降低。比如北京市2005年车模比赛挂钩高考加分、湖南省娄底市武术加分、以及“连足球队坐板凳的候补队员高考都加20分”等。这种“开口较大”的加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加分,而成了鲸吞教育公平的“腐败加分”,对之,媒体和社会纷纷声讨,甚至愤怒到了“取消加分制”的程度。

  要想真正消解“加分敏感症”,仅仅进行“新闻救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制度灭火”。从制度上最大程度地堵住乱加分的可能性,缩小加分项目、缩小加分范围、提高加分难度,堵住随意加分的“钻空子加分”,杜绝加分腐败因素,让加分政策回归公平,回归激励本位,公众公平焦虑才能得到较大缓解。

  新规定挡得住“权力之手”吗?

  □毕晓哲

  新规定对体育特长生的加分设定上,依然存在漏洞可钻。“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者,依然可获得20分的加分”,这一尚未取消的“规定”,恰恰是公众最担忧和最容易产生不公和腐败的所在,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方面进步并不大。在二级运动员的评定上,地市一级就完全可以操作,而且,在规定的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径、篮球等8项之外,又专门让省级招委可以自主选择增加“一至二项运动项目”。这样一来,个别省份依然可以继续“玩”出“状元全是武林高手”的笑话。

  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一些有权有势也有充足财力资源的人,有一分可能就一定会给其子女营造一个更有利的博弈平台。并不是社会公众对加分“漏洞”有天然的恐惧心理,现实就是,“没有漏洞依然有人挖洞”,更何况本身还有空子可钻呢?所以,说这个新规定是个“半拉子工程”并不夸张。真正的高考公平虽然任重道远,但做到基本公平其实并不难。笔者想问的是,上述新规定能堵住权力和金钱的侵蚀吗?某高考状元在“民族成分”上能过五关斩六将式的造假,更何况一个地级市就能搞掂的二级运动员?

  加分过程应公开透明

  □李倩

  针对愈演愈烈的加分丑闻,高考加分方案确有调整的必要。这次调整有三个亮点,明确了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对学生加分分值限定在20分以内,具体指定了加分项目。这一举措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高考加分的乱象。

  遗憾的是,该调整方案并未提前公开征求意见,仍难脱“部门立法”的窠臼。五部门的调研、协商固然重要,但少了“问计于民”的环节,方案的可行性就要被打上问号了。

  调整是为了保障高考的公正公平,但应建立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这不仅适用于加分方案的制定,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也应秉持这一原则。

  建设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关键,是将行政权力的运作置于阳光之下,接受民众的监督质疑,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

  谨防“腐败加分”上演最后疯狂

  □叶祝颐

  在我看来,教育部等部门除了调整奥赛等高考加分项目以外,还应该对现有高考加分政策、保送项目进行全面清理、规范。我不赞成取消所有加分项目,但是严格高考加分程序,在吸收广大师生、家长、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高考加分政策全面清理、综合考量,制定科学全面的人才评价标准,避免地方各自为政、随意加分,十分必要。

  笔者注意到,五部门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并非“踩急刹车”,而是按照“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的原则进行缓冲,这意味着调整高考加分政策要几年以后才能施行。此举固然体现了国家教育政策的连续性,但是,也给现有高考加分政策执行者保留了舞弊空间。因此,教育部等部门要及时安装制度补丁,完善监管措施,明确处罚细则,避免“权力之手”染指高考加分政策,上演最后的疯狂。

  高考归高考 特长归特长

  □武洁

  应该承认,五部门调整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固然不乏善意。但是,假如认为只需对高考加分政策稍加调整,这本被念歪的经就能反正,显然是过分乐观了。事实上,即便是奥赛获奖不能直接保送,但只要奥赛成绩依旧能换到高考加分,奥赛热恐怕并不会就此降温。

  而事实上,鼓励学生的特长,其实未必非要以高考加分的方式存在,对于学生水平和能力的评判,也不妨高考归高考,特长归特长。与其让“加分”额外增加高考之痛,甚至加剧权力的涉足,倒不如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只有选才的标准“多元化”了,学生的特长才能真正自由发挥,而不是沦为一门“权力加分”式的“特长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