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唐二陵旁发现神秘砖室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0日08:12  南京晨报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这是“千古词帝”南唐后主李煜为缅怀英年早逝的夫人大周后写下的。10月初,晨报报道了南京市博物馆一支考古队悄然进驻南唐二陵进行考古勘探,并猜测有可能发现李煜和大周后的“懿陵”。经过1个多月的工作,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在南唐二陵顺陵西北侧,又发现了一座神秘的砖室墓,这难道就是南唐第三陵“懿陵”?

  一道895米长的陵墙确定南唐二陵大小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李煜的爷爷与父亲的陵寝。一个十字形的坑道横跨在茶园中,深近一米,在坑道中,几排青砖已经露出头来,显示着千年的沧桑。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王志高从9月下旬起就进驻了这个考古工地。

  “60年前,前辈考古学者只是围绕着地宫建筑进行考古,但是对于整个南唐二陵有多大的规模一直没有直观概念。”王志高表示他们这次考古工作主要采取调查、孔探的方法以全面了解陵区范围内地下遗迹的埋藏情况。在一些重要关键部位,则采用探沟的方法进行局部解剖,以确认勘探发现遗迹的四界、方向、时代与性质。

  而最终的发现也让他们如获至宝,他们发现了南唐二陵环绕四周的陵墙遗迹,从而一举锁定了南唐二陵的整个周长——895米。在他们最终获得的数据中,南唐二陵的东墙残长190米、残高0.6米,西墙残长90米、残高1.2米,北墙残长135米,南墙残长140米。王志高表示,这些数字的发现意义重大,目前南唐二陵的总面积只有87亩,只占陵墙范围内很小一部分。在接下来的保护规划中,就应该将陵墙范围都划进去。“从陵墙的分布及与二陵的位置关系看,祖堂山南唐陵区明显经过统一的规划。”王志高表示。

  一座4000平方米的享殿找到了李煜祭拜先人处

  享殿,即供奉灵位,祭祀亡灵的大殿,位于陵寝中轴线上的供奉饮食起居的“寝宫”前,是陵宫内最为重要的祭享殿堂。一千多年前,李煜祭拜爷爷李昪和奶奶宋氏的钦陵、父亲李璟和母亲钟氏的顺陵时,正是站在享殿中,正告“列祖列宗”。而在这次考古勘探中,享殿终于被发现。

  “60年前,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已经大致发现了享殿的方位,而这次我们终于全方位锁定了享殿的位置。它位于顺陵西南的一个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64-74米、高约1米的土台,当年曾经经过人工夯筑。”王志高透露,在这一高台上,至少分布有3组以上高等级建筑,这些建筑组成了整个享殿区。

  王志高的说法,得到了60年前参加过考古的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文博泰斗蒋赞初的认同。当年蒋赞初参与了南唐二陵的考古发掘,蒋赞初回忆,60年前,他们在顺陵西南方100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区域近4000平方米的享殿遗址。但后来由于仓促撤出,就没有对享殿进行考古发掘,后来他就听说享殿遗址上种起了成片的茶树。

  一条7.1米宽的道路千年前的陵道很给力

  记者在南唐二陵探访时,陵园内的工人也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在栽树、有的在种草。不过,最显眼的是李昪和宋氏钦陵前的那一片毛竹林。这些毛竹一看就是新栽的,泥土很新鲜,远远看去,这片毛竹林弯弯曲曲的,好像一条小马路。

  “你们要是早来两天就好了,毛竹下面是一条千年陵道。”园区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志高告诉记者,一个月前,他们在钦陵封门前28.5米处发现一处比较特殊的遗迹,经过勘探,竟然发现是一条南唐时期的道路,全部用碎石夯实,构筑相当考究。最宽的地方有7.1米。但是因为试掘面积不够,考古队员们并不清楚这条道路到底伸向何方。

  “和现在道路不同的是,这个陵道的排水设施非常完善,这也保证了南唐二陵可以不为雨水所困。”对于南唐工匠手艺的精巧,王志高相当赞叹。他发现,这条道路的东、西、北三面都有砖铺的排水沟,经过测量后发现东、北两侧的排水沟宽1.8米,西侧排水沟宽1.1米。这对于这条道路来说,防水设施已经非常给力了。

  这么大面积的享殿以及道路建设,对于砖、瓦等建筑材料的需求一定非常庞大,这些建筑材料是如何运来的呢?考古队员在陵园北墙偏西侧外,发现了一座土窑的遗址,看来,当年陵寝建设者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最大发现

  发现了7.2米长砖室墓

  这或许就是“懿陵”

  在考古勘探中,一批精美文物的出土让考古工作者兴奋不已,各类灰陶板瓦、筒瓦、莲花纹瓦当、滴水、鸱吻、脊兽、白釉瓷碗、褐釉瓷碗、罐、器盖……据王志高介绍,无论从器形,还是胎釉来看,这批文物与南唐二陵出土的同类遗物别无二致。

  最令考古工作者激动的发现往往留在最后,一个考古队员勘探发现,在顺陵西侧竟然有一座竖穴土坑砖室墓。经过进一步的勘探,这座墓的范围终于确定:墓坑南北方向,长7.2米,宽5米,中部偏北东、西两侧有对称分布的耳室。“可惜的是,在这座墓室上已经有了盗洞,从盗坑内发现的残砖及少量瓷片看,墓葬属南唐时期。”王志高表示。

  这个能够葬在南唐李氏祖陵的人有什么来头?难道就是此前不少专家分析的李煜和大周后的“懿陵”?作为考古工作者的王志高并不愿意随意猜测,但现存的线索已经将这座墓与“懿陵”牢牢联系在了一起。

  蒋赞初教授表示,南唐先主李昪死于943年2月,11月入葬。20年后,中主李璟葬入钦陵之西50米的“顺陵”。3年后,又葬入其皇后钟氏。同年,后主李煜葬其皇后大周后于“懿陵”,虽然史书没有记载确切的地址,但根据长幼秩序,“懿陵”确实是在“顺陵”西侧。“目前发现的这座砖室墓规模只能算是中等,这也与南唐中后期已经衰微,受北宋压迫有关。”蒋赞初教授分析。“我们将履行考古程序,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征得同意后,对发现的这座竖穴土坑砖室墓进行发掘。一旦发现墓志等东西,墓主人身份可能真相大白。”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告诉记者。

  李煜与祖堂山

  皇陵为何选祖堂山

  那么,李氏家族为何把皇家陵园选择在祖堂山下呢?蒋赞初教授披露,祖堂山的得名,是由于唐太宗贞观初年时,有一位高僧法融在该山北峰洞窟中修行得道,成为佛教南宗的第一祖师之故。传说当法融得道之际,曾经发生过百鸟献花的奇异景象,所以后人就命名祖堂山的北峰为献花岩,其修行的洞窟为祖师洞。而选定祖堂山作为皇陵的,正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那么,这位南唐开国皇帝以及他的子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南唐三个皇帝都是信佛之人,南唐开国皇帝李昪选中祖堂山,很有可能就跟佛教有关。此外,因为南京的多个名山在南朝前都已经被选定为陵寝区,在南郊的牛首山已经安排不下的情况下,祖堂山也是理想的墓葬区之一。”蒋赞初教授表示。

  “大周后”:美女+才女

  如果发现的陵墓真是“懿陵”的话,那么陵中埋葬的大周后到底是什么样一个女子呢?蒋教授表示,据《南唐书》记载,“周宗字君太,广陵人,宗二女,皆为后主后。”南唐后主李煜的大周后小周后都是绝色美女,而历史书上对女性的记载不太多,一般很少在史上留名,尽管大周后不仅是美女,也是才女,可英年早逝,很难查阅到大周后的史料。

  据史料记载,南唐建国仅三十九年,共有三位皇帝,四位皇后。其中,第三位皇后为大周后,原名周蔷,小名娥皇,是南唐开国功臣、大司徒周宗的长女,也是后主李煜的第一位皇后。周娥皇是位优秀的音乐家和舞蹈家,“通书史,善歌舞,尤工凤箫琵琶。”史书记载她“有国色”。她重新考证编排唐明皇时代的《霓裳羽衣曲》,使其再次流传于世。

  大周后与李煜感情甚笃。大周后生病期间,李煜朝夕相伴左右,所有的饮食他都要亲自过问,汤药也一定要亲口尝过,才喂给妻子,大周后病入膏肓,临终前,将自己臂上的玉镯去下,交给李煜,留作纪念。精通音律的大周后要求的陪葬品则是一件乐器,她在弥留之际,请求李煜将中主李璟所赐的烧槽琵琶陪葬,并写下遗书希望薄葬。

  李煜应该没葬在南京

  关于“懿陵”,蒋赞初教授认为,里面只葬有大周后,而没有“千古词帝”李煜。因为根据史料记载,李煜最后死在河南开封,葬在洛阳北邙山,在清代还有遗迹。

  史料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大周后卒,次年正月迁灵柩于园寝,陵号曰懿陵,谥昭惠。同年九月,钟太后卒,葬于顺陵”。这段记载说明,在李璟皇后钟氏下葬顺陵时,后主李煜为自己预留的墓地“懿陵”已经修建完成,只是因大周后先于李煜离世,故先行入葬懿陵,而李煜国破降宋后被宋太宗毒死,葬于洛阳北邙山,不可能再回到南京。

  作者:成岗/来源:南京晨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