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火灾施救困境:喷百米消防车因通道窄未使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1日21:14  财经网

  原标题:火线生机

  《财经》记者 王莉萍 鄢建彪 凌馨

  11月15日下午发生在上海静安区胶州路的火灾,消防部门于接警一分钟后即出动。记录表明,14时15分,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接警;14时16分,上海市消防局调集45个中队,各类消防车122辆,官兵1300多人,赶赴现场。

  据公安部上海市消防科学研究所一名研究人员称,火灾在13时45分左右即已发生,居民试图灭火,在发现无法控制时报警。当首批消防力量到达火场时,这座高85米的28层建筑已处于立体燃烧状态,消防人员无法进攻,更多的工作只能是控制火势,同时避免周边的两栋高层建筑受到影响。

  而为了被困楼中的住户,强攻救援的消防人员不得不担负过多风险。

  不仅在上海,中国许多城市对高层建筑防火的漠视普遍存在。如果建筑防火设计实施到位,严格遵循建筑消防标准,胶州路728号楼的居民会有更多的逃生机会。

  救命的“清洁内核”

  世界高层建筑消防的核心是人员疏散,以增加有效逃生的概率。

  在建筑设计之时,就应考虑到火灾、地震等灾情发生时在楼体内保证一个畅通、无烟的小环境,即预设一个“清洁内核”。一旦险情发生,如果楼内的消防设备瘫痪,这个“清洁内核”能否正常运转意味着逃生路线是否通畅。

  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多为烟熏造成。据1995年11月1日由公安部主编、建设部批准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称《规范》),“清洁内核”由正压送风机房、送风管道、消防疏散楼梯间组成,这个独立的防烟雾系统就是一条逃生路线。

  第一个环节是正压送风机房,设立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由专人维护。机房向上层连接送风管道,管道一般隐藏在楼梯墙体后,按规定横截面面积一般约为1平方米。一旦灾情发生,通风管道可以向高层建筑中的疏散楼梯源源不断地送风。正常情况下,送风系统每隔一段时间启动一次,以确保其常年维持正常运行。

  第二个环节是疏散楼梯间。逃生者进入防烟楼梯或封闭楼梯后,可疏散逃出。目前民宅多为独立住宅,即塔式住宅,或单元式高层住宅。独立住宅须设两个疏散楼梯,增加逃生机会。上海此次失火大楼即属此类。

  大楼中与疏散楼梯间紧密相连的是前室。因逃生者跑入疏散楼梯时会带入一些烟气,前室正是一个烟气缓冲地带,按《规范》,两个疏散楼梯不能通一个前室,否则有带入烟气过多的危险。

  “大家都想冲进去,但是温度实在太高、烟气太重,很多人冲进去,又被高温和浓烟给逼出来。”参与现场救援的一位消防队员说。

  火灾产生的烟雾一般有毒,成为逃生的最大威胁。浓烟从一层蔓延到30 层,理论上只需要数分钟的时间,转眼间构成威胁。国家规定并不允许“三同”,即设备管井、疏散楼梯、电梯的门不能开在一个前室。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立中介绍,“高层建筑都应有避难层,避难层的作用是,如果像这次从10层楼着火,10层以上的住户不能下逃,可以上行至避难层等待救援。”

  据《规范》:“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由于728号楼只有85米,因而不具备避难层,这使逃生者少了一条途径。

  但无论如何,如果前三个环节皆符合国家规范,火灾时形成一个担对安全的“清洁内核”。

  逃生设计环环相扣,如有一个环节失守,就不只是安全性打折扣的问题,有时甚至意味着全盘失守。而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被打折扣的可能。

  由于正压送风机房要占去地下室或者车库面积,且消防机房还要配一名维护工人,而送风管井和疏散楼梯要占建筑面积,开放商出于惜地惜钱的考虑,有可能压缩或者省去这一环节。

  “考察上海的一个26层建筑时,我曾经进去消防疏散楼梯,发现没有送风条件。被问到遇到火灾怎么办时,开发商说,‘这都是百年不遇的事,再说,1平方米的送风管道还需要每户分摊。’”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注册建筑师说。

  由于失火大楼目前禁止进入,有关部门亦未公布楼梯内部结构细节,尚无法判断胶州路728号楼的“清洁内核”是否完整并能顺畅运转。

  据上海市消防总队统计,截至2008 年底,上海市有高层建筑13894幢,其中469幢高达100米以上。加之平均每年新建1204幢,高楼消防隐患也随之递增。

  外围施救困境

  静安区胶州路728号楼住户惟一幸运的是,消防云梯车开了进来。

  在高楼火灾中,外围施救通常利用直升机和消防云梯车。此次上海火灾虽然也调动了直升机,却由于周边环境复杂、烟雾太大,对直升机自身安全形成威胁,最后无功而返。

  公开资料表明,上海市消防云梯车高程可达90米,有30层楼高,但实际上,这一装备在建筑周边展开需要很大的空间,并要有四点或者六点支撑。在寸土寸金的静安区,所幸失火大楼旁有老式建筑改建,拆迁出一片空地,所以云梯车顺利展开。

  上海市更拥有国内最好的消防车,可喷射百米以上高程。静安区公安分局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接警后本意安排该车进入现场,但后来发现通道太窄,遂作罢。根据《规范》,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或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以便消防车至少能靠近每栋楼。

  据上海官方通报,728号楼火势于15时22分控制,18时30分基本扑灭。在这四个小时中,728号楼的燃烧更像一座“炼丹炉”。一般来说,高层火灾破坏力会因为风、“烟囱效应”等的影响而加剧。所谓“烟囱效应”,因为高层建筑内部的大量管道、竖井、楼梯间、电梯井、排气道等直通顶层,形成一个拔风的“烟囱”,使火势迅速向上蔓延,高层风力作用又使燃烧更加猛烈。上海市消防局的一个试验测试数据显示,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顺竖向管井扩散至顶层只需要30秒,整幢建筑瞬间即可形成“立体火场”。

  上海市消防局局长陈飞11月16日介绍,在现场采取的战术是,灭火与救人同步进行,内攻与外攻同步实施,堵截与强攻相结合,近200名队员冒着浓烟高温实施强行内攻。

  对消防人员来说,无论是内攻还是外攻都非常困难。首先是内攻通道受阻。当时大楼的烟气非常浓,内部火势已经处于猛烈阶段;其次燃烧面太广。外围的火势也使得屋内被困的人员无法靠近窗户,从窗口、阳台等处向外逃生、呼救。一些火灾逃生常识,比如躲在阳台等待救援等,在这起火灾中无法起作用。

  杨立中认为,此次救援已尽力,对火势控制也竭尽所能。对于多点的立体火灾,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同为立体燃烧的美国纽约“9·11”现场,未能扑灭大火,消防人员主要的工作也是强攻救人。

  此次参与现场救援的消防官兵携带空气呼吸器,一个钢瓶的氧气能够支持25分钟到半个小时。有官兵在救人时,将钢瓶让给被困居民。“感人,但不可取。消防人员保护好自己,才能救助更多的人。‘9·11’时,美国消防员除背负一个钢瓶,手中还拎一个给逃生者。”上文提及的消防研究人员说。

  自救逃生空间

  15日14时20分左右,住在大楼13层的余江欢意识到失火时,正和同伴谷瑞在房内休息。两人随即将阳台附近的门关闭,躲入客厅。随后阳台处传来爆裂声,玻璃在大火中被烧裂,浓烟直入房间,两人跑向大门,准备下楼,谷瑞在此时晕倒。

  高层火灾救援的国际惯例是立足于自救。一般火灾发生、发展在20分钟—30分钟间,但是当人们发现火情时经常会实施灭火,因而耽误逃生时间。

  据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消防科学技术研究所丁显孔研究,火灾发生时,伤害导致即刻死亡者不到三分之一。更多的人只是处在伤势危及生命的状态,而无自救或他救条件,或者是未能及时采取逃离行为而致伤亡。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在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倒塌后进行的调查发现,在飞机和大楼相撞后,人们平均花费6分钟时间后才决定从楼梯逃生。此外,世贸中心1号楼疏散一个人的时间为48秒,是目前美国建筑防火设计手册中规定的最长疏散时间的两倍。

  此次上海火灾中,有九名工程人员由于既不向上也不向下逃生,躲在屋中,结果全因有毒烟气致死。

  成功逃生的关键,是为人们的大脑及时补充“逃生数据”——只有依靠平时的逃生演练才有可能获得这些“数据”。“问题就在于前期逃生通道的维护、管理,以及居民的应急知识的培训、演练等。”杨立中说。

  上海火灾中位于13楼的余江欢,开门后发现过道内浓烟弥漫,并有明火,令人难以睁眼。她顺着扶杆搀扶着同伴一直走到地下一层。

  根据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的《广东省城镇居民消防安全素质状况调查报告》,只有30.5%的受访者准备有火场逃生计划,并有物资储备;40.6%表示有计划,但无物资储备;另外28.9%表示从未考虑。

  在防范意识上,日本人值得赞叹,他们多数人住进高层酒店第一件事是阅读酒店说明,寻找安全通道,甚至有人模拟走一遍逃生路线。

  每经特大火灾之后,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消防队伍渐次出现。正是1631年的美国波士顿大火,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消防法。而中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木结构的耐火等级和防火间距的条款,是从2002年海南木结构别墅群火灾事故的案例中得出规范数据。

  11月16日,火灾次日,国务院办公厅即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这是“11·15”上海火灾后最直接的反应。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上海 火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