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顾无忧 矿区村民将要迁新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00:00  兰州晚报

记者 于永昭 通讯员 闫继海  稿件来源:

  

后顾无忧矿区村民将要迁新居
小煤窑关停后,这些曾经的矿工们有点“闲”。

  矿主们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补偿款,那么依赖这些小煤矿生存的7000名村民的生计问题怎么解决呢?成为塌陷区的小煤矿矿区还能恢复耕种吗?无疑这些问题都关乎着红古区的社会稳定,也是兰州市的一件大事。

  “企管村”村民身份尴尬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企管村”——红古区窑街的下街、山根、滩子和下窑4个村。

  说起“企管村”名字的由来还得从1978年说起,当时全国工农联盟的政策风行。按照当时的政策,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窑街镇所属的下街村、山根村、下窑村(下窑村后又分为下窑村和滩子村,以下简称矿队四村),按照市委122号文件,依据城乡工农结合的原则,一并交窑街矿务局管理,由矿务局成立矿队结合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矿队办),负责指导农民的生产生活。

  “当时,三个村子727户3935名村民和4682亩土地,一次性划入了窑街矿务局。”年近古稀的马什家老人说。而更加尴尬的当属矿队四村的老百姓,他们的土地全部被矿务局征用,因此他们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工人。就在这种体制下,矿队四村先后成立了经济作物队和粮食生产队,为矿务局工业的发展当起了“后勤部”。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全国煤炭价格的下跌,窑街矿务局也经历了萧条。于是,厂里的待业青年就顺其自然地成了“勤务兵”,而村民们只能通过外出打工等手段谋生了。同时,矿队四村也无疑成为了置办小煤矿的“排头兵”。

  在红古最大的感触就是黑色的煤灰污染严重。在塌陷区这种状况尤甚,随意走进一户村民的房里,墙壁上、地板上都是大大小小的裂缝。小的一指宽,大的足有手臂粗细。“这都是常年开采煤矿造成的。”一村民说。村里没有耕地,村民唯一的谋生之道就是依靠当地的煤炭资源在矿上做工,跑运输,或者倒卖煤炭。虽是企管村,可除了主管部门外,其村民自治性质则和其他村没有区别,仍然设有村民委员会,“一个总经理管农民”。

  记者在滩子村看到,由于地面沉陷,村民的大部分房屋已经出现了裂缝,部分房屋已经开始倒塌。村里很多村民只好搬离了村子。

  7000村民都买了养老保险

  “这次成功、彻底、平稳地关停小煤矿,前期的筹划工作功不可没。”红古区区委书记咸大明说。早在一年前,红古区就开始了调查摸底工作,并与各小煤矿矿主签订了补偿协议。针对矿队四村近7000村民的生计问题,红古区很早就选定了沉陷区安置点。

  “4个月内,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安置点的土地征用、项目设计和规划就全部完成。”矿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振宁说。其实,在很早以前,一无耕地,二无工作的村民大多陷入了贫困。1994年,在各界的努力下,矿队四村的村民正式办理了“农转非”手续。随后,矿队四村的村民全部被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的范畴。目前,矿队四村村民的低保范围达到了98%,几乎是人人都是低保对象。此次关停小煤矿,矿队四村村民个人只承担20%的费用就办理了养老保险金。

  村民新居已经开建

  随后,记者在原兰州市第26中看到,挖掘机和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房屋地基已经开挖。相关负责人称,在这片平地上,红古区将建筑4.2万平米的安置房,解决542户沉陷区村民住房。同时,红古区还规划在金属支架厂内征地61.96亩,修建8万平方米住房,再安置900户老百姓。届时,沉陷区1400余户村民将彻底搬离危险区。根据目前进度,一期安置房有望年底完工。

  “这些很早就脱离了种植业,也没有专业劳动技能的‘非工非农’的群众,不培训就无法上岗。”矿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振宁告诉记者,矿区街道正通过社区学校,加大对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培训。

  说起未来矿区的发展,王振宁告诉记者,目前,矿区街道已经通过土地复耕的方式治理了361亩土地。小煤矿彻底关停后,沉陷区原有的2200多亩煤场也将全部撤离。红古区将对这2200亩土地进行整理,依托煤炭资源筹建工业园区。届时,矿队四村将有了自己的产业。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