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资增长机制比“谈薪”能力更靠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01:37  新文化报

  品评天下

  “物价似胡子飞涨,工资如眉毛不涨!”这可以说是今年很多工薪阶层的切身感受。如何让老板给自己加薪,也成了工薪族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近日,云南省总工会召集了全省所有工会的400余名主席,开始了最大规模的“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培训”,意图培训一批“谈判专家”,帮助职工同老板谈判加薪(见本报今日报道)。

  物价飞涨,工资不动。此前早有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低到41.4%,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的比例却从21.9%增加到29.6%;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在工业领域也是如此。但问题在于——工资涨不上去,也未必全是“老板无良”的结果。有个常识需要谨记:国民收入这块蛋糕,分享者有三,一是产业劳动者、二是国家、三是企业——如果财税所占份额太多,相对强势的资方必然要蚕食工人的合理所得。那么,就算谈判技巧再高,也无法说服老板牺牲再生产的能力来满足工人薪资增长的要求。

  企业不愿谈,担心利益受损;职工不敢谈,担心被解雇;代表不会谈,相关政策不熟悉,经验技巧不丰富!——这个“三不”现象作为工资集体协商的难点,是一个必须跨过的障碍。遗憾的是,即便抛开这些年工资“协商”的成绩单不说,看看基层工会与企业管理构架的高度重合,你就知道所谓谈判能力是否值得过于寄予重托。屁股决定脑袋,这是个很现实的命题,的确有为工人卖命的工会,但更多的工会在“加班费”等小揩油的问题上都愁肠百结,还能指望他们对工资增长这个宏观命题“大有作为”?

  这当然不是工会的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或者说,工会谈判能力提高,也的确有助于增益工人与老板博弈的信心。然而,工会主席的谈判能力是充满弹性的,靠他们殚心竭力地解决“物价上涨”带来的民生难题,实在多有悬疑——万一谈着谈着“变节”了咋办?又如果老板们也去培训工资谈判“专家”了咋办?

  靠人不如靠制度。工人的工资要增长,但还不能仰仗工会主席的“谈薪”能力,须有健全的工资增长机制兜底。如果工资能与GDP或者物价同步起来,又如果劳动力价格形成机制本身就有章可循,我们又何苦逼着工会主席在困难时期扮演堂吉诃德?收入分配改革箭在弦上,工资增长机制比协商谈判更值得我们吁求。邓海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