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振江家庭博物馆面临拆迁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09:02  燕赵晚报

  

李振江家庭博物馆面临拆迁尴尬
■李振江展示朋友从山东送来的百年木桶。 本报记者 李志华 摄
李振江家庭博物馆面临拆迁尴尬
■独轮车。本报记者 李志华 摄
李振江家庭博物馆面临拆迁尴尬
■各种农具。李振江提供
李振江家庭博物馆面临拆迁尴尬
■织布机。网友提供
李振江家庭博物馆面临拆迁尴尬
■气死风灯。网友提供
李振江家庭博物馆面临拆迁尴尬
■主妇用品。网友提供

  本报记者 秋实 实习生 杜雁鹏

  纺花车、织布机、风箱、梳妆镜台……这些几十年前在农村使用过的东西,目前已退出城市人甚至农村人的生活。可这些东西,毕竟见证着一代庄户人家的历史,为此,新华区小安舍村70岁的李振江耗资几十万元办起了家庭博物馆。(本报曾予报道)

  自开馆至今,历时四年,其间接待了几千人参观。目前博物馆面临拆迁,博物馆归宿问题也就成了李振江的一块心病。

  家庭博物馆

  四年迎客数千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小安舍村李振江家,他家是一座近800平方米的四层小楼,其中二层和三层是摆放农具的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三组展柜和一个展台。收藏的东西有旧时农村生活用的锅碗瓢盆、粗布棉衣棉袍、辘轳、木桶、柳罐等;农耕时用的犁、耙、种食等。还有农民盖房时用的各种土坯和砖头。在展柜中,陈列着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的一些生产队劳动分配清单、毛主席语录、布票、粮票、购物证等。展台上则摆着体现旧时劳动人民生活苦难的借条、借据等。

  李振江是河北大学历史系66届的毕业生,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2002年从省直单位退休后,到老家小安舍村居住。由于对民俗文化十分热爱,就打算将过去农村的生产生活用具收藏起来办个博物馆。

  2006年他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李振江家庭博物馆于当年10月23日正式揭牌,至今已迎客约五六千人,馆内有编号的旧时生产、生活用具约3000余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尚未来得及编号的物件。

  参观者成为办馆的动力

  自开馆之日起,馆主李振江就设置了专门的来客登记簿,上面记录着来客姓名以及客人留言,目前已写满了十多本。翻看留言簿,发现参观的人中,既有本地市民,也有外省游客,更有国际友人;既有普通市民,也有专家学者,还有企业家等。

  留言簿上,省农科院的崔新明写道:“传承文化,见证历史。激励我辈,鼓舞后人。”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的田耀斌写道:“中华智慧源远流长,李老精神值得传承。”河北师范大学刘绍本教授说:“李振江的家到处充满了文化!”

  李振江说:“每次接待参观者,我都亲自担任解说员,给人们讲解不熟悉的物件,而老伴则亲自上织布机给大家演示织布过程。每每这时,都会引起现场参观者的热烈掌声。耳中也能听到一些参观者对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感慨。这些也更加激起我继续将博物馆发展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小安舍拆迁改造 博物馆归宿让馆主犯了愁

  李振江家庭博物馆内,约有50%的藏品是小安舍村民所捐赠,其余一部分是外村或外省游客送过来的,剩下的则是李振江四处走访收集而来。看着这些东西,想着人们对几十年前农村那段历史的特殊感情,李振江便愁上心头。

  李振江说:“去年底,我就得到了小安舍村拆迁改造的消息。自那时起,我就经常愁得晚上睡不好觉。现在,我并不太担心拆迁过程中,这些东西安放在哪儿,因为有些人已经同意提供暂时场地。我所担心的是改造完毕后,再也找不到像样的大展厅,如果届时将这些东西摆放在几套单元房内,不论是对参观者还是对农器具来说都太不方便了。”

  “考虑到这些物品中有许多是来自于本村,此博物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着小安舍村村民的一段农耕历史文化,所以我认为这些东西应该留在小安舍村。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安舍村趁此拆迁改造之机,专门辟出几间像大教室样的展厅来安放这些东西。而后再不断完善,提高这些东西的档次,如将这些物件仿照旧时人们的生活,让人给参观者实际演示,这样既增加了参观者的认知感,也体现了一种浓厚的田园文化。”李振江说。

  社会各界关注家庭博物馆

  小安舍村村民李振生说:“我很赞成办这样的博物馆。当时,我还将自家的一个大漆桌和一个被阁捐赠给了他。大漆桌是解放时,我大伯在赵陵铺一带买的,后来炮弹打到了家里,将桌子的一角给炸掉了,所以说这个桌子也有一段故事。还有那个被阁,是我姥姥传下来的。这些东西我都舍不得扔,但家中又用不上,恰巧李振江搞了博物馆,于是就捐赠给了他。我相信社会上还有很多对旧物件与我有同样想法的人。至于这次本村拆迁,能给博物馆找个好归宿更好,但最终结果如何谁也无法知道。”

  毗卢寺博物院院长郑建飞说,他参观过李振江的家庭博物馆,感觉此博物馆在民间收藏来说品位比较高。该博物馆内收藏的东西多是旧时生产生活用的器具,它可以让参观者从收藏的物件中一眼看到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感觉很有趣。还有,李老的这种收藏意识很可贵,像在日本,各式各样的家庭博物馆到处都是,一般50年以上的东西就会受到保护,但在我国并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认识。此外,李振江家庭博物馆应该得到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只有如此,这样的博物馆才能有长足的发展,社会文化才能更加丰富多彩。

  各方关注

  有关部门表示正协调迁建

  小安舍村村委会负责人李富玉说,李振江办家庭博物馆是很有意义的,但这毕竟是他的个人行为。目前村里正在拆迁改造,尚未决定将其博物馆纳入规划。

  西三庄乡政府一位姓党的负责人表示,对李振江家庭博物馆拆迁一事,他正与村里积极沟通协调,争取在村里拆迁改造规划时,能划出一部分公共场地来做博物馆,毕竟这些旧时物件对研究农村发展史有很大用处,且对学生教育也有积极作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