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漫漫滇缅路 南侨机工全是抗日军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10:46  云南网

  

漫漫滇缅路南侨机工全是抗日军人

  《南侨机工》电视截图。(供图)

  

漫漫滇缅路南侨机工全是抗日军人

  93岁的南侨机工罗开瑚

  

漫漫滇缅路南侨机工全是抗日军人

  市侨联副主席、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徐宏基

  纪念抗战胜利 周年

  65

  第二集

  大型电视纪录片《南侨机工》诞生记

  大型电视纪录片《南侨机工》将于本周四上午10点在环银国际影城举行首映。当晚19点30分,昆明电视台三套将播放60分钟精简版。这是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71年以来,中国首次全景拍摄的有关题材纪录片。

  “再会吧南洋,你海波绿海云长,你是我的第二故乡……再会吧南洋,你不见尸横的长白山,血流的黑龙江,这是中华民族的存亡。再会吧南洋,我们要去争取一线光明的希望!”

  1939年2月18日,春节前夕,第一批80名南侨机工在新加坡红灯码头登上海轮,唱着这首《告别南洋》,奔赴中国抗日战场。到当年9月,共3193名机工从这里登船,回国参加抗战。他们中超过一半的人再也没有回到那片土地。

  抗战 全民总动员

  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迅速占领中国沿海的重要城市和港口,摧毁了中国本来就很可怜的国防工业,还堵死了国际上的海上援助通道。

  南洋华侨迅速掀起抗日救亡高潮,大家纷纷捐款捐物,筹集了大批国内急需的汽车、药品等物资。国民政府也从西方购买了大量汽车、石油、军火等。中国沿海港口被日军占领后,滇越铁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运输通道,但一旦遭日军轰炸,很容易全线瘫痪。在大后方云南建一条通往印度洋的交通线非常必要。

  1938年底,滇缅公路初步完工,此时滇越铁路和西北公路已基本陷于中断,中国与外界唯一可靠的交通线只剩下这条路。几百万抗战军队的武器装备,维持经济运转的各种物资,大后方人们的基本消费品,都依赖这条生命线运输。滇缅公路起点是缅甸仰光,终点是昆明,上千公里公路80%的路段是崇山峻岭,路况极差。当时修路的几乎全是妇女和儿童,他们将石头锤出来铺在路面上,再用大石碾子压平、压实。

  然而,运送物资的道路和汽车有了,另一个难题却出现了,短时间内培训出大批熟练的司机和技工几乎是不可能的…… <

  出发 他们全是抗日军人

  1939年2月,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发出《南侨总会第六号通告》。陈嘉庚一方面号召华侨捐款捐物,另一方面亲自到南洋各埠演说动员。2月18日,首批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80名成员在新加坡集中出发,这批回国机工被赞颂为“八十先锋队”。

  “八十先锋队”激发了华侨青年报名的热潮。有的瞒着亲人或更名改籍到另一埠报名;有的辞掉工作,考取驾驶执照然后报名。仅半年时间,南侨总会从众多报名者中选拔了3193人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先后分9大批(共包含17批)途径三条路线回国。陈嘉庚勉励大家:“你们是代表千万华侨回国服务的,一定要坚持到底。”在71年后,93岁的南侨机工罗开瑚老人回忆:“能够成为南侨机工是非常光荣的事,大家回来时都抱着牺牲的想法,既然来了,就没想过能回去。”事实上,当时东南亚各地还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各方面的条件比正陷于苦战的中国优越得多,回国的机工都有技术专长,在南洋都有不错的收入。市侨联副主席、南侨机工云南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徐宏基说:“南侨机工一入国门就投身抗日运输战线,他们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在于舍弃,他们放弃优厚待遇,舍弃家庭,抛家舍业地回国参加抗战。”

  南侨机工回国后,并没有立即被派往运输第一线,而是先在昆明潘家湾接受两个月的培训,再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运输处分配与编队。他们主要分布在后方物资运输线,包括滇缅公路、川滇公路、滇黔公路等,其中,滇缅公路人数最多。

  以往的历史书籍中,都说南侨机工是一支接受过军事训练,穿军装,无军阶军衔的华侨运输兵,而实际档案显示,南侨机工大多数是有军衔的现役军人,并且不全是华侨,大批东南亚外籍人士也曾成建制地加入过南侨机工队伍,这也是纪录片《南侨机工》的两大发现。

  历史 一辈子的记忆

  云南,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几乎所有南侨机工都是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高原。

  滇缅公路,一条抗战爆发后紧急抢修的简易公路,它穿过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

  南侨机工过去大多在城市里开车,来到滇缅公路,他们要从头学习如何在崎岖的山间公路驾驶满载物资的重型卡车。滇缅路上有种美国生产的道奇车,罗开瑚老人至今仍称它为“道奇旅馆”,每个机工的车上都放着铺盖,露宿在荒郊野岭是家常便饭,道奇车的驾驶室也成了最好的旅馆房间。“我们一般以车队形式出发,大家白天一起走,到晚上如果见不到,这个人就是牺牲了。”罗老谈到那段历史时,有种难以遮掩的激动。1939年4月到7月,短短三个月时间,滇缅公路上南侨机工驾驶的车辆就发生24起车祸。

  1942年5月,日寇入侵畹町,遮放、芒市、龙陵相继陷落,当日军企图渡江之际,我方将惠通桥炸断,滇缅公路遂告中断。1946年,国民政府终于同意南侨机工集体复员,1000多名机工返回南洋,600多名机工选择留下报效祖国,其余的则长眠在了祖国西南边陲。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侨机工”这个名字渐渐淡去,滇缅公路成了被遗忘的战场。198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在昆明西山修建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同年12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开始对国内健在的南侨机工给予生活补助。

  记者李星报道(昆明日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