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强化食品大行其道多为利益驱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4日07:29  新闻晨报

  记者 孙刚实习生 张小叶

  为预防控制我国居民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中国疾控中心日前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铁强化酱油”,但公众质疑此举是否“强制补铁”,是否会导致普通人健康受损。虽然专家反复强调“铁强化酱油”有益无害,但大家仍疑虑重重。

  除了铁强化酱油,近年来货架上强化食品越来越多。从强化维生素的食用油、面粉,到强化锌的盐、加钙的饼干、DHA奶粉……人们真的需要补充那么多强化元素吗?强化食品大行其道,背后究竟是健康驱动还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

  强化食品品种多销路好

  提起强化食品,大众最熟悉的是加碘盐。交大医学院营养系蔡美琴教授说,在营养学上,通常把在食品中补充某些营养素的做法称为食品强化,一些消费量大、易加工处理的食品如面粉、乳制品、酱油等,都是常见的强化载体。

  记者日前探访本市的一些超市卖场,强化食品到处可见。如添加维生素A的食用油,添加维生素E的玉米油,在调味品柜台,铁强化酱油有多个品牌,除加碘食盐外,还有加钙、加铁的盐。商品中又以强化钙的为最多,如加钙麦片粥、高钙婴儿米粉、高钙饼干等。有一款儿童饼干,更是对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蛋白质等十几种营养成分进行了添加。

  强化食品卖得怎样?记者发现,强化食用油、面粉的问津者寥寥,但强化饼干、奶粉和豆粉的货架前则顾客颇多,且多是年轻人。一位年轻妈妈在一排DHA奶粉前说,DHA是“脑黄金”,对神经系统发育特别好。

  强化食品并非人人适宜

  新华医院营养中心主任医师汤庆娅说,某些特定地方的人可能会缺乏同一种营养元素从而导致疾病,如缺碘可引发甲状腺肿。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也会有不少营养成分流失。“添加某些元素,是对天然食品中营养缺失的弥补。”

  有四类人特别需要补充特定的微量元素,即老人、儿童、婴儿和孕妇。比如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对钙的需求极大,600-800毫升牛奶中所含的钙才能完全保证一个儿童的每日所需。“一般人不太可能补到这个量,可以通过鱼、虾等水产品获得钙,高钙奶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专家同时表示,虽然适量补充营养素有好处,但凡事都有个度,一旦人体吸收某类营养素过量,可能打破体内平衡,反而会引发疾病。如钙摄入过多,可能会干扰对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超出需求的元素会通过胃肠道黏膜的调节排出体外,虽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但可能加重某些器官的负担。”

  不能被夸张的宣传迷惑

  记者发现,凡是“强化”了的食品,价格都比普通同类品高。“草菇老抽”酱油,强化的要贵0.7元到1元;高钙奶和饼干贵0.2到2元;大豆油,添加了维生素A的要比同样规格和品牌的贵12元。专家说,强化食品对改善人群的营养状况有一定作用,但消费者在选购时,不能被夸张的宣传广告迷惑。

  据介绍,目前我国强化食品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强制性推广的强化食品,如加碘盐;二是国家相关部门建议推广的强化食品,如铁强化酱油等。至于更多的强化食品,则是企业自主的商业行为,其中不乏“鱼目混珠”者,打着“营养强化”的旗号,虚报成分、夸大功能。

  专家坦言,我国从1994年推行食用加碘盐以来,某些地区的碘缺乏状况大大改善,但摄入海产品较多或不存在碘缺乏的地区和人群,是否也要继续强制推广一直存有争论。针对特定人群推广强化食品确有必要,但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个体的营养状况差异也很大,“强化食品的推行应该只是一种选择,消费者有权利方便地获得普通食品,而不是被‘强化’。”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