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抗美援朝老战友 半世纪后再聚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00:00  兰州晚报

记者 杨昕  稿件来源:

  

抗美援朝老战友半世纪后再聚首
两位老战友谈笑风生

  “读了《兰州晚报》志愿军入朝参战六十周年纪念专刊‘止戈为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也曾经是一名志愿军战士。而更让我激动的是《军旅一生》的主人公王俊峰竟然和我是一个炮兵团的。虽然我们并不相识,但有着共同的经历,我很想见见这位老战友。自1960年转业后我没有再见到一个炮兵团的战友,此次从晚报上看到他的情况,我非常高兴,并想通过晚报与他取得联系……”这是一位名叫肇玉琛的老人写给编辑部的信。11月23日,在记者的联系下,两位阔别55年的老战友终于见面了。

  阔别55年再“相识”

  冬天的早晨格外寒冷,肇玉琛夫妇却一早就出门了。从七里河区金港城出发,乘车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东岗东路王俊峰家的楼下。此时王老早已在楼下等候多时。“你是肇玉琛吧。老战友,咱们终于见面了。”“是啊,没想到在兰州还能找到从前的战友。”55年后,两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一进门,肇老和王老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对方在炮兵团的一些情况。“看报道说你是炮兵44团,1950年过江的,我也是啊。”“我在机炮连任机枪班的班长,老战友你呢?”“我也在机炮连啊,我是文化教员。”原来两位老人当年竟是一个连的战友。“怎么越说我们俩越近呢!”

  他们不仅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离得很近,就连人生的经历也非常相似。“我们同一年参军,我18岁,你17岁。想想到现在已有60多年了。”王老感慨万分。如今两位老人虽已80多岁高龄,但依然笔直的腰板仍能看出那份英姿飒爽。他们都是1947参军,1948年参加平津战役,1950年赴朝作战,1955年在锦州炮兵学校学习。正如肇老的话,“太多共同的经历,让55年后我们的‘相识’显得尤为珍贵。”

  忆往昔峥嵘岁月

  “这些老照片,看看有没有我们的合影。”两位老人拿出自己在抗美援朝时留下的珍贵照片。照片已经泛黄,人物、景致也有些模糊了。而两位老人一个戴着老花镜,一个拿着放大镜仍然看得津津有味。“这个家伙你认识吗?这是我们的连长刘专祥。”王老拿出一张照片,笑着指着照片中清秀的小伙子。“我也有这张照片啊,刘专祥是个很活泼的人。”肇老接过照片,欣喜地看了又看。“这是四连指导员小郑。”“对,他是机炮连的文书。”那些停留在照片中的人物、故事,让他们怀念,让他们感动。

  “这张是我们在营房门口的照片。”“是啊,修营房也是当时重要的工作,你看我这里还有一个修建营房发的纪念夹。”肇老拿出一个文件夹微笑着说。肇老的文件夹里存有许多当年抗美援朝时留下的珍贵资料。两位老人摊开其中一张炮兵44团机炮连曾经作战的军事地图,“这里是机炮连曾经驻扎的地方。”“对,我们在这里挖了很多的坑道,还记得当时没有炸药,只好去拆那些敌军投下没有爆的炸弹。”“是啊,因此还有不少同志牺牲了。”二老突然沉默了,那些已逝的战友永远深刻地印在他们的记忆中。

  “还记得停战协议签订那天吗,真是无比的热闹。一直都是白天隐藏,夜晚作战。可是那天却锣鼓喧天,人们都纷纷喝彩欢呼。”“无论是我方还是敌方都很激动,那天,我就看到美军的黑人战士从防空洞里出来,高兴地向我们摆手欢呼。”两位老人至今仍掩饰不住当年停战时的兴奋。“和平来之不易,在缅怀过去的同时,更要珍惜现在。”王老恳切地说。正是这份豁达、感恩与坚毅,让此刻的两位老人依然硬朗,依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风采。

  现在生活很恬静

  这边是两位老战友在寻找共同的回忆,而另一边两位老奶奶也很亲密地拉着家常。“这些年来,我从没有出过远门,如果没有晚报的报道和记者的联系,我可能也不会来的。”肇老的老伴何奶奶因腿脚不便,一直在家中休养。两位老人也都已70多岁高龄。“虽然你比我大一岁,但是我们却是同一年结婚的。”“是啊,婚后也是随军各地辗转。”感慨过去的同时,现在幸福的生活更让两人欣慰。“老伴真的很照顾我,我的腿有病,他变成了我的‘贴身看护’,毫无怨言照顾我这么多年。现在我们都已过了‘金婚’,但要向‘钻石婚’争取。”何奶奶一脸幸福地拉着孙奶奶的手。

  “现在老伴组织了一支老年台球队,每天打一个多小时的台球是我们必须的功课。”孙奶奶拿出相机为大家拍照留影。恬静、安详是4位老人现在的生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