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翔夺冠国人变脸,唯金牌论的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05:07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刘翔夺冠国人变脸,唯金牌论的尴尬

  □傅万夫

  11月24日19点50分,第16届广州亚运会田径比赛上演焦点战。在广东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进行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9的成绩再次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亚运会纪录并刷新个人近三年来最好成绩,创造历史成为在亚运会该项目上完成三连冠壮举的第一人。

  一夜之间,那个在北京奥运会后被骂得体无完肤的刘翔再次成了英雄。人们尚未擦干嘴边骂刘翔时留下的唾沫星子,就来了一个180度的掉头,开始留着口水来表扬,什么王者归来,什么要破世界纪录等等,甚至有解说员现场激动得俨然刘翔一脚跨出了地球,奔向了嫦娥的方向。疯狂的吹捧让人们依稀看到了刘翔创造12秒88纪录时的场景,只是时间有点长,其中经历的起伏太大,让人产生一种陌生的熟悉感。

  倒不是讨厌这种吹捧,如果没有北京奥运会后那一边倒的谩骂,我甚至认为这是国人的一种爱国表现,是一种精神寄托。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人能够忘记,北京奥运会,鸟巢国家体育场,刘翔转身黯然离开赛场的那一瞬间。孙海平面对电视机镜头痛哭流涕,相关领导再三解释退赛的无奈,都唤不回已经失去理智的公众。谩骂像烧开的油锅一样泼向了刘翔。这种记忆,至今仍旧很清晰。以成败论英雄,国人情绪反差之大,甚至丧失理智,令人吃惊。

  此时,再看新华社记者杨明关于唯金牌论的批判时,却多了一些惆怅。我反倒有点支持殷宝林的“竞技体育就是为了夺金牌”的言论,因为现在看来,他的这种观点不是某个人的原创,而是功利的社会需要逼迫竞技体育作出这种无奈选择。没有金牌,就算中国体育普及度达到世界第一,估计也很难获得公众的认可。反之,即便全民健身严重贫瘠,但金牌如囊中取物,还是能够满足很多人的虚荣感。

  没有一种接受失败的宽容,没有一种面对胜利的内敛,这种病态心理下,中国体育很难从唯金牌论的怪圈中解脱出来。而更严重的后果是,公众对于金牌的仰望与膜拜,催生了运动员以及官方对于金牌赤裸裸的渴望,这一刻,金牌的结果要比所有的过程都值钱。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如果让官员在货真价实的金牌与不知何年何月能够见成效的全民健身之间进行选择,结果还用猜么?

  刘翔又一次当了英雄,只是靠的不是金牌,而是他夺取金牌后,公众天壤之别的举动。这些举动让我们对中国竞技体育现状有了一个重新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或许要比亚运会夺取多少金牌,刘翔多少连冠,都能够触及中国竞技体育的灵魂与真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