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业硕士扩招遇冷招生靠调剂完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08:34  中国青年报

  考生不愿当实验品 招生计划靠调剂完成

  就业前景不明 专业硕士扩招遇冷

  通讯员 贾娜 本报记者 雷宇

  “班上同学基本都报考学术硕士,只有那些特别求稳的、只想拿个学历的同学才会选专业硕士。”11月14日,2011年研究生考试报名进行现场确认,中国传媒大学大四学生刘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考学术硕士。

  2011年,研究生招生政策全面向专业硕士倾斜,不仅要求各招生单位将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安排专业硕士招生外,还要从学术硕士名额中分出不少于5%的比例调至专业硕士。但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河南、湖北、安徽等多个省份采访时发现,一边是考研报名持续火爆,一边则是政策大力扶持的专业学位硕士遭遇“冷表情”。

  一份大型在线调查显示,对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认可度方面,只有27.4%的网友认为专业硕士学位有明显优势,超过5成的网友认为没有明显优势。

  专业硕士成了考研“备胎”

  “我们班排名前两位的同学都选择保送学术硕士,排名第三的同学才保送专业硕士。从这个保送的顺序上也能看出来两类学位的高低。”刘强说。

  刘强介绍,他的同学中很多人甚至对于专业硕士到底是什么都不是很清楚,一些人看到招生简章涉及专业硕士的部分大多选择直接“绕行”。

  一些学生甚至放弃保送专业硕士的机会而宁愿选择在校园里过着被戏称为“猪狗不如”的考研生活。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负责研究生招生的工作人员介绍,该校2011年保研名额为380名,但该校最终确定的保研学生只有352名,差额就主要出现在专业硕士上。

  从2009年起,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个别产生较早、发展较成熟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如法律硕士、医学类硕士外,一些全日制专业硕士甚至存在用调剂来补齐招生空缺名额的尴尬。

  “我们这一级在报考时并不知道有会计的专业硕士,全班同学都是从学术型硕士那边调剂来的。2010年可以直接报考,录取结果是调剂的和直接报考的学生大约各占一半。”东北财经大学2009级会计硕士陈琳君告诉记者。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级“航天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王磊身上。

  作为北航第一届“航天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他也是在考取学术硕士失利的情况下被学校建议调剂到专业硕士的。

  “不想再复习一年了,而且学校承诺说工程硕士跟工学硕士的授课内容是没差别的,所以就服从了调剂。”王磊回忆自己当时的想法。

  相比学术硕士录取分数偏低也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给人留下“门槛低”印象的重要原因。

  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和刚开始招生的新闻传播硕士为例:报考专业硕士同样要参加1月举行的全国研究生入学统考,但考试科目有所不同,学术硕士考英语一,专业硕士考英语二,难度有所降低;而且专业硕士考的专业课中不涉及文史知识。

  专业硕士一不留心就成了“本科五年级”

  刘强不愿报考本校专业硕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听说今年入学的全日制艺术硕士并没有像学生们期望的那样安排双导师,而这一点记者也得到了新入学的艺术硕士的证实。

  “专业硕士这东西,又不用搞科研,上上大课,推出去了,就算是实践了,学校下不下工夫没有个判断标准。”华北地区一所理工科高校的材料类专业硕士小甘认为,“学术型硕士将来可以做学术,也可以从事实践,但专业硕士弱化了研究性质,就只能从事实践了,万一将来想进一步深造呢?”

  让小甘难受的是,入学一年了,他们这些专业硕士还没有固定的实验室,一个导师带好多学生,完全是放羊式管理,有的同学天天在寝室里沉迷于电脑游戏。

  提到自己学院即将增设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北京某著名传媒类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教授有些忧心:校方当下并没有能力让突然扩招的专业硕士参与实践,专业硕士其实与学术型硕士上同样的课,这必然会影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不排除一些学校把专业硕士作为创收手段的嫌疑。”这位老教授说,针对专业硕士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目前还不清晰,在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甚至没有针对专业硕士培养指定一批对实际操作有较强指导意义的教材。

  与此同时,很多学校也没有及时调整教师构成比例,吸收业界的人士为学生上课、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就业问题,而与之相关的专业硕士实习基地、实践考核体系也还不够完善。

  “一哄而上,必然会造成专业硕士‘学术上不如学术硕士,专业上也没有优势’的尴尬局面,最后变成了‘本科五年级’学生,也会让后来者对这一出发点良好的项目丧失信心。”这位教授说。

  “我不知道国家在研究生培养上面有什么设想,但至少现在培养专业硕士的准备是不够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也还没有得到证明,我们是不会报的。谁愿意成为摸索的实验品呢?”刘强说,与同学交流时大家普遍流露出这样的心态。

  当务之急是提高专业硕士的教育质量和文凭含金量

  2008年从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本科毕业时,李杨选择保送到本校攻读法律硕士,他看重的就是这个专业“实践性强,就业面更加宽广”。

  硕士第一年,李杨系统地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第二年双导师制便发挥了作用。

  “除了学校里的导师,另一位导师来自业界,如银监会法务部门、司法部、法院系统等。”李杨说,“现在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已经跟着第二导师在银行、律师事务所等地方实习了。”

  李杨介绍,法律硕士培养出的学生都是掌握两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现在用人单位常常主动找上门来。

  与大多数专业硕士因为招不满、分数线低而饱受质疑的情况相反,法律硕士、医学硕士等开设时间长、培养方案系统成熟的专业硕士备受追捧,已经成为入行的敲门砖。

  一个可以佐证的细节是,2002年以来,在各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法律硕士总分数线及部分单科分数线均为最高,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刘自雄教授认为,由于大多数专业硕士项目都是2009年才开始招收全日制学生的,再加上今年新增的19个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就业并不明朗,“未来的两三年将是一个摸索阶段,而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文凭含金量。”

  在刘自雄教授看来,“原先高校多是按照培养学术人才的标准来培养研究生的,但现在看来,硕士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比例已经很小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从事实践工作。所以不断地来调整原先研究生培养的定位,通过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比例不断提高,来实现研究生培养大方向的转型,把以学术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格局调整成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格局成为必然趋势。”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专业硕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