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花灯之子”李鸿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10:51  生活新报

  几盏汽灯,简易的茶室忽明忽暗。“天作保来地作保,陈桥扶起龙一条。昔日打马过金桥,偶遇先生八卦高。算得孤王八字好,后来必定坐九朝。”锣鼓声中,滇剧《斩黄袍》的唱腔在台上伶人们的一招一式中流转。台下,3岁的李鸿源坐在茶桌前瞪圆眼睛、竖直耳朵,似懂非懂,却又如痴如醉。作为家中“老四”,父亲认为李鸿源这个孩子最有艺术禀赋,便总牵着他去茶馆听戏,没想到因此成就了一位著名的花灯艺术家。作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人之一,已逾古稀的李鸿源用花灯奏响了一曲优美的“命运交响”。

  

“花灯之子”李鸿源

  玉溪花灯剧《冤家亲家》在今年春节期间登上央视荧屏

  记忆

  殷实之家的“戏魂”

  玉溪聂耳大街北面、凤凰路第三人民医院对面,或者玉溪花灯剧场后面,曲折迂回找到两栋民房,李鸿源的家就位于玉溪花灯剧团家属区。伫立在六七栋居民楼前,偶尔几声清亮的嗓音划破午后的宁静。“李老师!”在李鸿源老师的带领下一路前行,不断有人打招呼,都是花灯同行,或老,或少。

  玉溪花灯是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花灯。作为云南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一,致力于花灯戏曲作曲的国家一级作曲家李鸿源,是一本“花灯活宝典”。

  进门,泡上香茶,背对玻璃窗,在一张竹编躺椅上坐定。“一开始,并没想到要将花灯当谋生的手段。但最后,可以说是花灯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花灯。”今年已经73岁的李鸿源早已退休,可他并没有“隐退”,因为“回不去了”。

  “澄江才是我的老家,我的根在那里!”李鸿源老人说,他的童年是在澄江度过的。上世纪30年代初,李鸿源仅有三四岁,记忆中的家就在澄江县城北门一栋老宅里。这是两进两天井结构的云南民居,住着一个殷实的家庭,世代依靠收田租营生。闲暇之余,爷爷一代有喝茶看戏的习俗。至父亲李寿一代,尤爱看戏,其中主要以滇剧为主。“我父亲是一个票友。”他说。

  几盏汽灯,简易的茶室忽明忽暗,“天作保来地作保,陈桥扶起龙一条。昔日打马过金桥,偶遇先生八卦高。算得孤王八字好,后来必定坐九朝。”锣鼓声中,滇剧《斩黄袍》的唱腔在台上伶人们的一招一式中流转。台下,3岁的李鸿源坐在茶桌前瞪圆眼睛、竖直耳朵。旁边的父亲小呷一口清茶,咂咂嘴唇,微眯着眼睛,晃着脑袋,用指关节敲打着节拍,小声和着伶人吟唱……

  

“花灯之子”李鸿源

  今年初,玉溪花灯剧《典妻》在伊朗上演

  命运

  花灯谱成的“交响”

  这些街头茶室听戏的片段一如昨昔。作为独子,父亲先后娶了两房。上面已有三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李鸿源在家中排“老四”,因为父亲认为他在几个兄弟中最有艺术禀赋,所以跟随父亲去听戏的机会最多。

  父母卧室的墙壁上挂着各种各样的乐器,三弦、胡琴、小五琴、中阮……茶余饭后,他便在这个卧室里,由父亲教导着,模仿各种滇剧名段。还未上学,《斩黄袍》、《三娘轿子》、花脸《包公》等剧目,他都能完整演唱。“我声音虽然不怎么样,可乐感好!音准!”李鸿源说。

  大娘会吹笛子、口琴,亲娘会吹竖笛,二胡、三弦……父亲会的乐器更多。儿时,李鸿源听两个已经在昆明上学的哥哥说,家里在昆明五成路保和巷还有一个四合院。父亲偶尔在家里消失,就是到昆明四合院,与“票友”、“玩友”一起娱乐。在昆明的家中,乐器更具规模,除了一般的弦乐,甚至还有锣、小鼓、钹等打击乐器。

  在一家人的熏陶下,李鸿源不仅会唱,还会拉二胡等乐器,几个兄弟也都会吹拉弹唱。然而,1938年9月28日中午时分,日本9架敌机由东而来,飞至昆明市潘家湾、小西门、昆师、昆华中学,投弹28枚,炸死6人。“在这场轰炸中,昆明的老宅被完全炸毁,父亲几代人收藏的乐器也被毁。”他说。

  “我当时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根本没想过从事这个。”李鸿源说,中学毕业后,他因成分问题中断学业,被分配到供销社工作。两三个月后,他被县公安局抽调去宣传队,与澄江滇剧团的演员一起创作宣传“三反五反”运动的花灯剧目。而此时,一开始就带有强烈草根色彩的花灯观众面更广,更普及。1955年,玉溪花灯剧团将他调到玉溪,主要在花灯剧团里从事二胡伴奏。

  尽管能唱、能演、能演奏,但因为刚到玉溪时口音很重,李鸿源的演唱成了问题,最后只好专注于伴奏,并在欧阳璋等老师的指导下,从事花灯音乐和歌曲创作。因为他熟练掌握花灯音乐的源流、曲牌,《金沙江畔》、《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作品相继诞生。

  [1]

  

“花灯之子”李鸿源

  花灯剧演员在演出前向观众发放宣传单

  烙印

  处女作是越战歌曲

  这些都不是处女作,李鸿源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署名“李宏源”。

  傍晚时分,昆明南屏街头,几名年轻人向过路群众发放歌曲“宣传单”,一名年轻人一边激情演唱,一边指挥台下群众合唱:“中越人民好兄弟,中越两国好邻居。革命互相支援、建设互相砥砺……”上世纪60年代,走上昆明街头,教路人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这至今仍是李鸿源记忆中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1964年,中国音协、云南音协在昆明合办了一个作曲干部进修班,中央音乐学院来了几名知名作曲专家亲自授课,李鸿源作为玉溪的代表参与。30多个同学中,后来出了不少有名的作曲家,如当年的班长,就是创作出《北京有个金太阳》等多首著名歌曲的大理白族人禾雨(原名段树荣)。

  一天课后,老师在黑板上留下一首从同学中甄选出的优秀歌词,让五六个同学分别为这首《中越人民好兄弟》谱曲,结果李鸿源的曲子脱颖而出。后来,干修班选取了学生的优秀歌曲汇编成作品选,其中就有他的《中越人民好兄弟》。这些歌曲被印成传单向群众发放,作曲者亲自走上街头教路人演唱。“这首歌曲才算是我的处女作。”李鸿源说,“当时,《边疆文艺》选登了禾雨和我的歌曲,发了6块钱的稿费,这在当时已算很多了。”至今,李宏源的朋友去越南旅游,回来还跟他聊起,曾在中越边境上还听到有人演唱这首歌曲。

  时隔多年,李鸿源血液里的激情仍未消逝。2005年9月15日,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玉溪欣赏李鸿源先生指挥的聂耳乐曲,曾高度赞扬了李鸿源的指挥技艺和艺术水平。

  

“花灯之子”李鸿源

  花灯是云南“文化广场”的一朵奇葩

  困境

  “可惜缺乏好嗓子”

  “可惜!”李鸿源说,玉溪花灯以其戏剧性见长,缺乏“好嗓子”一直是其短板。谈及青年演员的缺乏,他说:“赚不了钱,好嗓子都唱流行歌曲去了!”在当前价值观的冲击下,许多艺校的年轻人对戏种的了解、认识自觉性不强,舞台实践更是匮乏,传承花灯举步维艰。

  如今,玉溪老街上的铺路石块仍保持着原样,只是更加光滑、圆润,曾经听花灯的茶馆已经被麻将馆取而代之。每天早晚,李鸿源散步在聂耳广场,在这里可以见到中老年群众表演花灯,大家也都向他积极请教。如何让年轻人爱上花灯?花灯也如所有的传承艺术,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据史料记载,云南花灯起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活动中的花灯,流行于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个别地区。由于各地语音有别和艺人演唱的不同,流行在不同地区的花灯又受到了不同的曲种、剧种或民歌小调的影响。其中,玉溪花灯是玉溪的主要地方剧种,流行于玉溪市内红塔区和澄江、华宁等县,以红塔区最盛,其剧目分为唱调、小戏以及各种新灯剧目等。

  “专业水平要提高,要有档次!”作为花灯传承人,李鸿源感觉肩头担子沉重。他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花灯创作也要逐步“脱掉草根”,这就要求花灯从业者有更高的素质。但这又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在吸收其他地区花灯特色的时候保留玉溪花灯的“根”?让花灯在走“上层路线”时,也走“广场文化”路线,利用各个地方的广场活动向市民普及花灯。

  老伴是玉溪花灯剧团的退休人员,儿子在云南省花灯剧团,国家二级作曲家;孙女、孙子乐器很在行,五弟发明了四耳胡……花灯事业通过李鸿源的血液得到延续。“我现在眼睛不太好使了,期望能活到八十岁,创作出新的更好的作品。”李鸿源老人说。

  ■新报对话

  新报:云南花灯是以云南各个地方的方言进行表演的,你觉得语言障碍是否会制约其发展?

  李鸿源:玉溪花灯时常在全国乃至国外演出,演员在这些方面是会有一些顾虑,例如,云南方言叫鞋子音同“孩子”,这可能会产生歧义。但我觉得这不会影响到其整体发展,因为民间和民俗的艺术,基本上都是要以方言的载体来表演。上次广州搞中国戏剧节,我们去演出,当地观众反响就相当热烈。

  新报:花灯为何没有像京剧等剧种一样,走向全国各大电视荧屏?

  李鸿源:这里面有商业的因素,更直接地说,有收视率的因素。但我觉得,丰富的和健全的电视荧屏上,不该忽略我们这些民间和民俗艺术形式的存在。这就需要你们媒体多呼吁多引导了。如果能够在云南开一个类似中央电视台十一套一样的专业戏剧平台,花灯演出可以录播,花灯的观众就会多起来。

  新报:玉溪花灯为何能“独树一帜”?

  李鸿源:玉溪花灯以戏剧性见长。多年来,玉溪花灯能够继承发展,首先玉溪的经济在云南从古至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经济推动了花灯的发展。其次,这跟历届政府的重视分不开。

  

“花灯之子”李鸿源

  三岁开始听戏,如今已年过古稀,李鸿源对玉溪花灯依然热情不减 本报记者 孙兵 摄

  人物档案

  李鸿源 汉族,1937年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国家一级作曲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艺术主要传承人。曾为《莫悉女》等200多出花灯剧目设计音乐和唱腔。1996年3月,与李明共同创作花灯戏《金银花·竹篱笆》,获得文化部优秀音乐奖;以花灯剧《情与爱》获得文化部第三届文华音乐创作奖。创新总结出花灯谱曲套用装饰、重点突出、一曲多变、曲牌连接、摘句集曲、多声色彩等6种技法。主要论文有《花灯音乐作曲技法探析》等10余篇,主编40万字的戏音集成云南卷丛书《玉溪花灯音乐》,出版了个人专集《李鸿源花灯音乐作品选》。2006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授予“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

  生活新报 记者 陈会菊 实习生 吉瑗熙/文

  除署名外为玉溪花灯剧团资料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